
津门社区鸟纷飞
作者:许新复
天津这座超大城市的天蓝水碧、空气清新已成为常态,许多城乡社区随之草绿树青,花卉缤纷。这也引来了众多鸟儿在此翱翔争鸣,与市民共享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喜鹊成为我的邻居
在我居住的小区,书房窗外有一株繁茂的树,树上有一个喜鹊巢,两只喜鹊在此安家。它们成为了我们家最亲近的邻居。
刚开始,树还小,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但经过四五年的时间,葱绿的树冠已经超越二楼,直抵窗下。初春时节,我发现树杈上建起了一个,两只喜鹊在此安家。它们常常在树枝上飞舞,让我倍感亲切。为了更好地观察它们,我还特意换了拍照功能强的新手机,给它们拍照。
为了更了解这个邻居,我查阅了资料,发现喜鹊是最爱筑巢的鸟类之一,它们喜欢成双成对生活。喜鹊筑巢的方式很随意,它们叼来树枝粗细搭配,再铺上些细草就完成了。那年春分时节,津门降雪,两只喜鹊在带着雪的鸟窝旁忙碌着,似乎在为小鸟喂食。那高翘的灰蓝色大尾巴和黑白清丽的羽毛,给白雪覆盖的小区增添了生机。
随着夏天的到来,窗下的椿树枝繁叶茂,喜鹊窝更加安全隐蔽。我家虽然靠近,但也无法看清喜鹊窝的内部情况。但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喜鹊逐渐长大,最终展翅高飞。我见证了喜鹊在这里筑巢成家、自由生活的全过程,仿佛也年轻了许多。
珠颈斑鸠爱上津门
清晨,我正在卧室休息,忽然听到阵阵鸟。打开窗子,我发现两只珠颈斑鸠正在屋顶砖红色的筒瓦间走动张望。我立即拿起手机拍照识别,果然是俗称“野鸽子”的斑鸠鸟。
以前这种鸟很少见,但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小区里绿树成荫,各种鸟类也随之增多。斑鸠鸟也不例外,它们在这里安了家。最早是喜鹊在窗外的椿树上筑巢,现在斑鸠也住进了喜鹊的老窝里。
斑鸠鸟是我国的古老鸟类之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它们感知春天的来临很早,婉转轻柔的啼鸣声向人们传达着春的信息。唐代诗人元稹和北宋的梅尧臣都曾用诗句赞美过珠颈斑鸠的美丽。
古人还认为斑鸠是长寿的象征。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斑鸠的形象被用来装饰拐杖,寓意吉祥长久,尊老爱老。生活在天津地区的珠颈斑鸠体型健硕,飞得慢而不高,但警觉性很高。它们杂食不挑不拣小鸟进社区的繁荣景象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美好画卷展现给世人我们保护自然与动物的努力已然显现许多野生动物的增多不仅是它们本身的幸福也是我们人类的福祉因此让我们继续保护自然爱护动物让这样的美好景象延续下去同时也让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正如庄子所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我们与鸟类共享这片蓝天这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