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花令”与圆周率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诗词游戏中的经典“飞花令”,似乎与数学概念圆周率π毫无交集。在山东卫视的传统文化节目《国学小名士》第三季中,这两者却意外地相遇了。在节目中,出题者巧妙地将圆周率π的小数点后的数字融入“飞花令”游戏之中。诗词达人们如《诗词》的冠军雷海为以及才华横溢的“飞花令少女”贺莉然,以此为题,展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联诵,直到达到小数点后的第203位,这场面无疑成为了一出史诗级的文化盛宴。这一独特的结合迅速在社交网络上引议,甚至成为微博热搜的话题。有人惊叹这简直是一场神仙打架,令人陶醉其中。
在传统人文学者眼中,要让传统古诗词与现活亲近,需要一些沟通的桥梁。此类文化节目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们有助于唤起年轻人对传统诗词的关注和热情。在“飞花令”与圆周率的奇妙结合中,比赛的初始阶段气氛轻松,选手们信手拈来诗句。但随着数字重复的增加,比赛难度逐渐加大,但选手们依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展现出了他们的诗词功底和记忆能力。
随着节目视频的热播,有人质疑这是否更多地考验了选手的记忆能力而非诗词功底。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电视台《诗词》命题专家方笑一表示,改良版的“飞花令”竞赛既考验选手的诗词储备和记忆能力,也考验他们的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詹丹认为,诗词的记忆并非完全机械,只有达到一定的积累量,才能具备赏析能力。
“飞花令”本是古代的一种酒令游戏,如今通过电视节目的桥梁作用,重新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人们记忆、学习古诗词的趣味性,还让人们感受到古人的文化魅力。雷海为作为获胜者之一,他的经历证明了诗词对普通人的吸引力。他在生活的零碎时间里读书、背诗,最终实现了他的“诗词梦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古诗词,甚至有些人在遭遇困境时通过读诗得到精神慰藉。一些年过五旬的中年人在观看古诗词和文化节目后,重新开始阅读《唐诗三百首》,这足以证明此类节目的积极意义。它让诗词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而是变得有趣易懂,激发大众走近诗词的愿望。
“飞花令”与圆周率的结合不仅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美,也展现了诗词文化的魅力。这类文化节目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安顿之所,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这样的传承与创新值得我们去肯定与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