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叔伦(约公元七三五至八零一年),唐朝诗人,字幼公,生于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年轻时师从萧颖士。曾担任过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位。晚年上表请求成为道士。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也有反映生活的艰苦。对于诗歌的创作,他有自己的主张,认为诗家的景色如同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以遥望却难以触及。
《过三闾庙》
沅湘之水长流不尽,屈子的怨情深重如山。秋风起,枫叶萧萧飘落,日暮时分更添哀思。
《遣兴》
面对沧海,明月高悬,闲云依恋故山。虽然诗名远播天下,但我终日闭门不出,独处柴关。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春天的阳光已经照耀了三天,我会友之际听闻你昨夜到来。可爱的剡溪僧人,独自寻找陶景舍。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月亮照映关山,秋风中战士未还。清光无论远近,乡思溢满书间。一雁过连营,繁霜覆盖古城。胡笳何处起,半夜声传遍边关。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中谁人来访?只有寒灯与我相亲。一年将尽之夜,万里未归之人。感叹前事如梦,此身流离不定。愁颜与衰老的鬓发,明日又将迎来新春。
《客夜与故人偶集》
天秋月圆之夜,城阙千重之中。偶遇江南故人,恍如梦中相逢。风惊暗枝,露泣寒虫,旅途漫长愿醉,相留畏晓钟响。
《山行》
山路上分晓曙光,一路行来见人稀。野鸟啼鸣间歇,林花坠落不飞。云迷雾锁,水浅鱼跃钓矶。回首天将暮色,逢僧交谈未归。
《雨》
心中忧虑纷乱,独对漫漫长夜。春雨江上船行,晓镜鬓边霜生。云山静听啼鸟,溪水香落花飞。家人亦念我情,与你相忘于心。
《京口怀古》
大江横万里长流,古渡口历经千秋。浩浩波涛声险峻,苍苍天色映忧愁。三国归汉一统,江水隔断吴州地。霸业今何在寻觅?清泉依旧长自流。
部分诗歌如《客中言怀》、《山居即事》、《泛舟》、《江上别张欢》、《兰溪棹歌》、《苏溪亭》、《题稚川山水》、《小雪》、《湘南即事》等也描绘了诗人不同情境下的心境和感受。他的诗歌充满情感与韵味,值得细细品读和欣赏。戴叔伦的诗歌涉及广泛的题材和情感表达。“丈夫四方志”在他的《从军行》中尽显男儿热血之情,“女耕田行”则反映了生活的艰辛,“相思曲”则流露出深深的相思之情。“塞上曲”则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忠诚的报国之心。“暮春感怀”则透露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意境等待我们去解读和欣赏。《调笑令·边草》描绘了边塞草原的辽阔与战士的孤寂。《相思曲》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从军行”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的忠诚。这些诗歌展现了戴叔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诗歌才华关注格命草一起领略戴叔伦的诗歌魅力感受他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