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有哪些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有哪些

清晰且合理的课程目标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基础,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依据目标分类原则,高校能够指导专业和教师制定最佳的课程目标。

无论是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还是外部评估活动,如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其核心衡量标准都是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预期,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成效的达成情况。学习成效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对于毕业生而言,它体现为毕业要求;而在课程层面,则体现为课程目标。

为了设置详细、合理且易于测量的课程目标,专业和教师需重点关注,学校也需确保及提升教育质量。以阿肯色大学为例,其教师教学支持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一些不合适的课程目标,并进行了调整。这些目标不仅涉及学生理解、描述和制定方案等行为,而且需要明确教师的期待。根据布鲁姆分类原则,这些原则涵盖了完整的学习过程,从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最终到创造。

课程目标的制定需紧密关联教学内容并满足科学的教学原理。科恩教授提到的教学原理即布鲁姆分类原则,该原则阐释了学习目标从低阶到高阶的层次划分。记忆是基础,然后是理解、应用、分析、评价,最后是创造。制定课程目标是,专业和教师不必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设定目标,而是应根据课程类型和学生具体情况来选择。

对于实施有效的课程目标,一些关键点包括:目标必须包含一个可测量的行为动作,动作必须是唯一的,并且目标的描述必须清晰简练。这里提到的“行为动作”由行为动词确定,布鲁姆分类原则提供了行为动词表,归纳了不同层次目标下学生可以完成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行为在不同层次的目标中都可能出现。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需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确定其归属。课程目标可以拆分为若干“小目标”,以支撑总体目标。这种分层方法有助于清晰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教师的要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

合理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专业和教师需重点关注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阿肯色大学网站。

作者:麦可思 范春骏。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有哪些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