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餐,令人难以忘怀,它或许是山珍海味,或许是美味佳肴,或许是满汉全席。那么,你记忆中最美的一餐是怎样的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已过花甲之年。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品尝过的美食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令人陶醉的美味佳肴。让我永生难忘的,却是乡村那一顿普通却意义非凡的年夜饭。
那是四十多年前,我们作为下乡知青在农村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当时,公社知青领导小组做出了一个决定:全体知青春节不能回家,要在农村过一个有深度的春节,一个有意义的“扎根年”。具体的过年方式由各大队知青组自行决定。
当时我们杨峪村知青组的知青们分散居住在村民家中。大队知青组决定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在年三十晚上包水饺吃年夜饭。
我们第三生产小队共有七名知青,其中三名男生和四名女生。年三十下午,我们领取了猪肉、大白菜和粉条等食材,然后齐聚女生宿舍准备包水饺迎新年。
天空刚擦黑时飘起了雪花,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做年夜饭。从房东家借来锅碗瓢盆,四位女生展现了她们的烹饪才华,主动承担了包水饺的任务。
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兴高采烈,但远离家乡,第一次在外过年,让每个人心中都涌起淡淡的思乡之情。
为了活跃气氛,我注意到一位女知青虽然与我们日常交流不多,却颇具文艺气质,说话带有河南腔调。于是,我邀请她为大家唱一首河南民歌,最好是唱一段河南梆子。
在我的鼓励下,大家对她展开了热烈的邀请。最终,这位女知青在大家的掌声中站了起来,羞涩地开口唱了起来。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告诉大家:“其实……俺是山东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之后,我们共同唱起了山东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欢快的歌声与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浓的年味。
在女生们的巧手下,一碗碗充满家乡特色的水饺端上了桌。大家边吃边聊,感受到的不仅是年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提到母亲这个温馨的话题,女生们不禁流下了思念的泪水。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的单位租了一辆大客车将我们接回博山。那个热闹而特别的“扎根年”就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