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比亚迪元智能系统Carlife:需求与现实的碰撞
在与同事商讨后,我们接下了对比亚迪元智能系统Carlife的深入体验任务。并非因为我们能充分理解其刚需性,相反,我们对此也感到困惑。
智能中控系统进入汽车市场已久,但用户的使用率并未如预期般提升。功能单一、差异性小、操作复杂、反应迟钝、更新周期长等问题持续存在,使得车企难以有效满足用户需求。那么,人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智能中控系统及其软件服务呢?
以百度Carlife为例,这是一个具有远大目标的车联网系统。在体验比亚迪元的Carlife系统之前,我们先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这套系统之前已应用于比亚迪宋车型,比亚迪在沿用此系统时显然对其较为满意。
Carlife旨在让手机与车载系统更快速连接,实现更多功能的应用,如电影、音乐、导航、查询等。从百度Carlife的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当前Carlife还处于开源初级阶段,百度希望系统开发者能够基于Carlife平台挖掘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功能模块。
百度Carlife提供了一个SDK集成平台,类似于开发者平台。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在SDK内上传应用,等待审核。基于SDK的开发可以让更多应用融入Carlife,实现车辆智能化。但为何说现在的百度Carlife还处于开源的初级阶段?因为实际上线应用的丰富度还不够。尽管平台提供开源,未来Carlife能实现的功能令人期待,但仍需时间来观察。
除了应用开发者,普通用户也可以上传所需的APP,看能否通过审核,在Carlife上应用。在完成申请、审核、正式上线渠道后,用户需登录CarLife开放平台,打开应用管理,更新已上线情况。
比亚迪希望百度Carlife能成为其车载中控系统的亮点。在简单了解这套系统后,我们明白它的一些基本功能和当前的成熟度。接下来,我们回到比亚迪元的车内,看看实际应用中这套百度Carlife系统的表现。
在体验比亚迪元的Carlife时,我们先从连接方式开始。我们进入比亚迪元的中控,在基于安卓4.4系统的应用列表中找到百度Carlife。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系统无法识别我们的苹果手机。按照提示步骤,我们需要开启苹果手机热点并与系统连接,然后在手机上下载百度Carlife应用。但我们反复尝试均告失败。最终我们求助于4S店销售,但使用其红米安卓手机也遭遇连接难题。在尝试多种连接方式后,我们发现必须使用比亚迪元自带的U连接线才能成功连接安卓手机。
言归正传,回到比亚迪元的Carlife体验。跳过免责声明界面,我们进入系统中。Carlife界面由上下两行共八个功能按钮组成。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像语音、电话、地图等功能与中控安卓系统有所冲突。也就是说,不通过Carlife也能通过车载系统的其他模块实现这些功能。Carlife的优势在于其能利用手机操作而非中控屏。
导航模块是Carlife中最成熟也最容易被人们使用的功能。我们尝试后发现,它无非是将百度地图手机画面同步到中控屏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副驾驶乘客帮助导航,主驾驶直接观看信息。但如果主驾驶单人使用的话,与车载系统内本身的百度地图功能有所重复。除了导航,我们还尝试了其他实用功能,如目的地停车位和应用发现模块等。
关于比亚迪元Carlife的体验总结,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人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能中控系统以及对应的软件服务?在体验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我们认为,用户对车载智能系统的依赖性应基于实际需求。就个人而言,当前用户对车载智能系统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少且功能差。一些刚需功能如蓝牙电话、导航等被车企做得参差不齐,体验不佳导致人们放弃使用中控系统中的花哨功能。在选择购车时,我宁可选择传统的按键式中控布局也不愿接受4S店免费提供的智能系统DA屏。
对于百度Carlife系统,我们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潜力但仍有待改进。这套系统的前提是中控基于安卓系统这使得Carlife的一些应用与安卓系统本身存在冲突。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和优化这些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强调手机中控一体的操作理念。同时我们也期待车企能够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打造更加实用、便捷的智能中控系统来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