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时辰是古代的时间划分方式,对应的时间范围与现代小时制有所不同。下面是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点:
1. 子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晚上2到凌晨1点。
2. 丑时: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点到凌晨。
3. 寅时: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到早上5点。
4. 卯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早上5点到早上7点。
5. 辰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早上7点到上午9点。
6. 巳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上午9点到上午11点。
7. 午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午时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太阳最猛烈。
8. 未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下午1点到下午。这个时间段又称为日昳,据说羊在这个时候食欲最为旺盛。
9. 申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下午到傍晚5点。猴子在这时最为活跃,因此也被称为猴时。
10. 酉时:对应现代时间的傍晚5点到晚上7点。这段时间日落之时,鸡开始归巢,因此又称日落时刻。
11. 戌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晚上7点到晚上9点。黄昏时期,人们称之为日落之时。狗在这个时候开始工作,因此也有称犬时的说法。
12. 亥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晚上9点到晚上11点。也被称为子夜时刻或者半夜之时。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猪的时刻,因此也有称猪时的说法。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休息。
这种时间划分方式体现了古代对天文、气象和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