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为什么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

为什么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

生活中的小伙伴们常自嘲为“健忘的鱼”,仿佛只有短暂的7秒记忆。关于鱼类的记忆真的只有那么短暂吗?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实际上,鱼类的记忆远不止7秒。除了我国流传的“鱼类记忆只有7秒”的说法,国外也有“3秒记忆鱼”的表述。科学研究揭示出真实的鱼类记忆情况远非如此简单。早在1965年,的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对金鱼的记忆能力展开研究。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金鱼能够通过“光-”的刺激循环形成长期记忆。当再次遇到相同的亮光时,金鱼会迅速逃离以躲避。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金鱼可以维持这种“光-躲避”的行为模式长达一个月之久。除了金鱼之外,其他鱼类也被观察到能够通过食物刺激保持几年的记忆。

更令人惊奇的是,鱼类的记忆不仅能够影响它们自身的行为,还能遗传给下一代。最近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秘密。来自新西兰Otago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斑马鱼的某些记忆能够通过表观遗传机制——特别是DNA甲基化的方式——传递给子孙后代。这意味着鱼的记忆具有跨代传承的能力。

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除了遗传因素外,表观遗传学也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在不改变遗传物质DNA的前提下,发生的可遗传的化学修饰被称为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修饰和组蛋白修饰等。如果这些修饰发生在配子中,就会遗传给后代。后代获得的这些修饰往往会根据亲代经历的事件作出反应,这被称为表观遗传学记忆。这意味着后代即使没有对亲代所经历的事件有直接的体验,也能根据遗传信息作出反应。

斑马鱼是如何实现这一跨代记忆传承的呢?科学家指出,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DNA甲基化在斑马鱼的记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DNA甲基化通过特定的酶在DNA上共价结合甲基基团,从而改变DNA的构象。这种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被视为DNA的“注脚”。

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斑马鱼在种系发育过程中能够保持其DNA甲基化水平,这意味着它们的记忆能够跨越几代得以传承。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亚硫酸盐测序的方法分析了斑马鱼种系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并发现斑马鱼的DNA甲基化事件确实能够传递给后代,甚至后面的几代。这种跨代记忆传承可能帮助斑马鱼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我们以后可别再轻易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了。你看到的那些在水中游弋的鱼,可能还承载着史前时代的记忆呢!

本文选自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为什么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