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月亮和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月亮和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夏夜星空下的浪漫,是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童年最珍贵的记忆。在无锡龙寺生态园里,有一个特别的萤火虫科普馆,馆内有雷氏萤、条背萤等多种萤火虫,数量上万只,让人们可以在夏夜尽享赏萤的乐趣。

近日,我走进这个科普馆,与负责人章军民交流,探寻萤火虫的奥秘。走进挂有“萤园”匾额的小门,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有池塘、水系、花草和鸡鸭,宛如一个田园农庄。章军民指着玻璃大棚告诉我们,“这便是萤火虫的家。”

章军民介绍,萤火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萤科,能在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发光。其中,幼虫阶段发光能警告、威慑天敌,保护自己;而成虫阶段则利用发光来识别异性、求偶。他说:“萤火虫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昆虫,它们的一生都能发光。”

关于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章军民解释,这是因为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发生了生化反应。而且,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基本不产生热量。我们看到的萤火虫一闪一闪,并不会烧到它们的屁股。基于此研究,人类发明了日光灯和演唱会上的荧光棒。

科普书上说,萤火虫非常挑剔,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干净的水体和植被茂盛的环境,还不能有光污染,否则会干扰其繁殖。章军民说:“这也是现在很少见到萤火虫的原因。一方面,农的使用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城市的灯火璀璨也让萤火虫迷失方向,找不到异性来完成繁殖。”

自2017年起,章军民开始人工培育萤火虫。他深深体会到这份“挑剔”。为了保证萤火虫的生活环境,他需要构建适宜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干净的水体、适应的温度和充足的食物。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找到适合萤火虫的山泉水,加入一点小苏打,营造一个弱碱性的自然水体是它们的最爱。”

为了判断萤火虫是否生病,章军民平均每三到五天就会随机抓取几只成虫在显微镜下观察。他解释说:“萤火虫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观察体形外貌、身体鼓动频次和强度等来反映。有时还能碰巧观察到它们的物,如果异常就可能是拉肚子了。”

如今,章军民对萤火虫的人工养殖已经轻车熟路。他注重保持室内环境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但不超过30摄氏度,并为它们准备螺蛳、蜗牛等食物。他强调:“萤火虫是益虫。它们的天敌是蜗牛的重要天敌,同时也有生态指示功能。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此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除了科普知识,章军民还分享了一些感人的故事。他曾接待过一家三口从内蒙古坐飞机来无锡,只为亲眼目睹萤火虫的真容。小女孩在观察室看到发光的萤火虫时,兴奋不已。这让章军民深感科普馆的意义所在——让孩子们了解并珍惜萤火虫,也提醒他们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赏萤旅游的兴起,夏秋赏萤正成为许多人的浪漫选择。章军民特别提醒游客们要遵守文明赏萤的规则,“可欣赏勿打扰”。他分享了一些赏萤贴士,包括关注天气预报、穿着长衣长裤以防蚊虫叮咬、不使用杀虫和驱蚊水等物品、不干扰萤火虫的繁殖等。


月亮和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