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独自一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夜晚的马路上行走,周围车流如织,繁华喧嚣,却仿佛与我无关。这时,我抬头仰望天空,发现今晚的月亮带着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涟漪,嘴角微微上扬,我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瞬间。随后打开微信朋友圈,配上一段文字:
我们的眼睛只能感知光谱中的一部分光波,这部分光被称为可见光。太阳的光辉洒向大地,而月亮却不能自行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通常我们看到的月亮颜色是反射的太阳光与月球表面岩石的颜色混合而成的。月球表面主要由白色和灰色的岩石构成,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月球颜色呈灰白色。
当月球的反射光穿过大气层时,会遇到云层。这些云层会使得太阳光中的青、蓝、紫光发生瑞利散射,剩下的光混合后呈现橙。而在特殊的月全食时刻,阳光通过地球大气折射,将红色光波照月球表面,再反射回我们的眼中,于是便出现了那令人惊叹的红色月亮。我们所能见到的月亮颜色的变化,与诸多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分享完这段小科普,我收起手机,继续踏上回家的路程。原本疲惫的身心,因为这短暂的科普分享而重新焕发活力,仿佛又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夜晚的微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疲惫,留下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