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它的功效众多,用途广泛,不仅可以泡水服用,还可以用来洗澡。在我国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艾草,那么为什么要挂艾草?又应该什么时候取下来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
一、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1. 杀虫灭菌消毒。端午节正值春末夏初,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此时正是毒虫细菌繁殖的活跃期。艾草具有用效果,其特殊而浓烈的气味能够驱散害虫,杀灭细菌。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口插上艾草。
2. 辟邪镇宅,保佑家人安宁。人们会将艾草与蒲草、黄葛藤扎在一起,做成宝剑的模样,悬挂于门口以辟邪。这与传统文化中驱邪的习俗相符。
3. 渲染家庭吉庆祥和的气氛。端午节期间,人们不仅会划龙舟、包粽子,还会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以表达吉庆祥和的寓意,与春节贴春联的氛围相似。
4. 纪念屈原大夫。虽然屈原并不喜欢艾草,但经过数千年的传颂和内容演进,有特殊香气的艾草成为了民间纪念伟人的一种象征。
5. 弘扬的美德。端午节挂艾草还体现了对淳朴善良的坚守,是传统美德的象征。
6. 延续传统文明。现在,虽然有了更为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家宅平安,但端午节门前挂艾草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二、端午节插的艾草什么时候取下来?
端午节插的艾草取下的时间并没有固定限定。根据习俗,一般都是等到艾草干了、味道淡了才将其取下。艾草通常会在家门口悬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当艾草干枯后,其驱蚊防虫的效果依然存在,还可以放在盆里烧掉,产生的气味能够驱除蚊虫。
挂艾草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驱除“”、辟邪等多种作用,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除了用价值,艾草还可以用来制作美食,是一种非常有作用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