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我怀揣着对技术的无限热爱踏入了这家科技公司,开始了我的芯片研发工程师生涯。入职之初,我的主管井玥(化名)对我传递了一种理念:“在这里,我们最重视的是你的能力,学历只是你进入的敲门砖。”听到这样的话,我心中很是欣慰,毕竟我虽然毕业于一所并不顶尖的院校,但凭借多年的项目经验成功通过了层层筛选。很快我就意识到,职场中的规则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井玥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她清华毕业的光环使得她在管理层中备受推崇。她却常以“精英”自居,对我们技术部门的员工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我们不过是“敲代码的工人”。在一次项目会议上,我勇气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却遭到了她的断然拒绝:“你一个二本毕业的,懂什么管理?”当时会议室鸦雀无声,我手中的方案书被我攥得紧紧的,指甲几乎嵌进了掌心。
试用期六个月内,我带领团队完成了两个重要项目,在转正前夕,我却收到了辞退通知。当我走进井玥的办公室时,她翘着腿冷笑:“你的能力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当我追问具体原因时,她愤怒地将一叠文件甩在桌上:“公司使用盗版软件?你设计的芯片漏洞百出,导致我们被客户投诉!”我惊愕不已——这些盗版软件是公司为节省成本统一安装的,而我早已在测试报告中指出这些风险,却遭到了她的无视。
更令我的是,她甚至威胁我:“敢,我让你两年半找不到工作。”她的嚣张并非空穴来风。同事们私下透露,她曾以类似手段逼走过一名孕妇员工,甚至绩效报告。那一晚,我站在公司楼下,看着灯火通明的写字楼,第一次感受到职场中权力与真相的扭曲。
辞职后,我并没有如井玥所愿“消失”。我联系了一些前同事,共同整理出关键证据:包括盗版软件的使用记录、井玥删除的邮件备份以及她与外包公司勾结虚报成本的录音。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匿名同事递给我一份U盘,里面存着井玥炫耀其如何滥用试用期员工的会议录像。原来,公司常年以“能力不足”为由,在转正前辞退员工,以此节省数十万薪资成本。
半年后,在行业技术峰会上,我以特邀嘉宾的身份登台演讲。当井玥和公司高层坐在台下时,我揭露了公司使用盗版软件、井玥威胁员工的录音以及她与外包公司的资金往来。会场一片哗然,镜头对准了脸色惨白的井玥。
我声音颤抖却异常坚定地说:“技术可以被盗版复制,但劳动者的尊严不容!”次日,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劳动部门介入调查,公司股价暴跌,井玥被停职。
在这场中,有人问我是否后悔与资本对抗。我想起《劳动法》中的那句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以及那些无数个加班的深夜和同事们给予的鼓励。《劳动法》是我战斗的盔甲,也是我面对不公时的武器。职场不是权力的游乐场,而是无数普通人用汗水浇筑的战场。
如今,我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遭遇不公的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当年轻人问我如何面对不公时我会递上《劳动法》和一支录音笔:“记住这份力量属于你的脊梁比任何头衔都来得高贵。”对于井玥曾经对我的嘲讽我不以为意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真理和正义始终站在我们这边即便身处黑暗也要敢于举起火把照亮前行的道路因为真正的力量永远属于那些不屈不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