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鹤屯的丧葬习俗
白鹤屯,一个位于广西中部偏西、马山县西南与武鸣区交界处的古老村落,这里流传着一种深厚且充满敬意的丧葬习俗。
在世人眼中,丧葬可能是一件悲伤和沉重的事情,但在白鹤屯,人们以庄重和尊重的方式为逝去的亲人送行。世界各的丧葬习俗各有不同,但都会慎重对待,绝不草率。桂西地区因其深厚的巫鬼之风,对丧葬之事尤为谨慎。
清代王言纪的《白山司志》记录了当地的丧葬礼仪。当亲人离世时,子女会立即开始一系列的传统仪式,包括诵咒、击铜铙、清洗遗体、入殓等等。这些古礼和仪式一直延续至今。
白鹤屯的丧葬习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送终:老人临终前,子女需将其移至祖屋厅堂,等待老人去世。老人去世后,子女为其整理容貌、净身、,并蒙上白毛巾和全身盖上被子。
二、报丧:亲人去世后的消息会通知给亲友,通常会派人主动帮忙。
三、清理遗物:家人会清理老人的遗物,一些重要的物品如衣物、生活用品等会被焚烧或沉入村口水塘,寓意随老人而去。
四、设灵堂、请道公、贴挽联:报丧的灵堂会在厅堂正中设立。道公们会进行法事,布置简易道场,悬挂画像等。
五、入殓、做法事:入殓前会进行一系列准备,如裁剪三色纸、制作道场法具等。入殓后,法事开始,通常会持续一天一夜至三天三夜。法事包括颂唱经典、乐器演奏、道公们的舞蹈等。
六、吊丧:吊丧是对逝者的悼念和对家属的安慰。亲友们会前来吊丧,送上礼物和祝福。
七、出殡:在道公的主持下,移棺至村中广场进行“祭幡”道场。户外祭奠道场场面壮观,道公们会进行特别的法事。
八、圆坟:下葬后,子女亲友会修整坟墓、插白纱幡、上香等。
九、买诰、辞诰:家中老人去世后,后辈子女会在集市中向公众发布卜诰,告知家中有长者去世。辞诰则是向外家亲戚汇报葬礼已完成。
十、二次葬:白鹤屯仍保留二次葬的传统丧葬风俗。棺木下葬3至5年后,会进行开棺拾骨,重新安葬。
白鹤屯位于广西中部,气候潮湿,因此需要进行二次葬以确保尸骨保存。选墓地是丧葬中的重要环节,壮族人非常重视墓地的选择,认为好的墓地可以带来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