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农村上梁为什么要早上

农村上梁为什么要早上

以前,人们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对上梁这一环节格外重视。上梁对盖房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因此人们会选择一个吉日进行,并且在主梁上挂上一条红布。这一传统风俗至今仍在一些农村地区得以保留。

上梁的过程一般是在屋架主体建成后,选择一个晴朗的吉日,通常是上午点钟,太阳冉冉升起时进行。在开始上梁之前,人们会将中梁放在屋架的脊檩位置下面,然后在梁的中端系上一条红布,或者裹上红绫,或者贴上写有吉祥字样的红纸,这个过程被称为“披红”。

披红结束后,人们还会在中梁的两端各挂一个装有花生、枣子、馒头等物的红布包裹,也有挂用红布包着铜钱和的。当这一切准备就绪后,亲朋好友和邻居们都会来祝贺送礼,这个过程被称为“踩当门”。

随后,主人会摆上一桌酒席,邀请工匠和帮工们共饮。在欢庆之余,主人还会用一个瓷碗装上沙子,点燃香烛,祭拜祖师鲁班。接着,一位能说会道的工匠会为大家读上梁文,或者用歌声的形式表达庆贺之情。随着鞭炮声的响起,两位工匠将大梁从两端抬起,慢慢登高,这个过程被称为“上梁”。

当大梁安放到位后,再次燃放一挂鞭炮,表示上梁过程结束。接下来,匠人们会用火把照遍所有木料和墙壁,以驱除邪气,这个过程叫“照梁”。然后,匠人们会将包裹内的食物抛撒给众人,众人则争相抢拾,这被称为“滚梁”。

中午时分,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照射屋架,这就是“晒梁”。主人会举行酒宴,与工匠和来宾共同庆祝。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披红”,也就是给梁木系上红布、裹上红绫或贴上红纸。

关于为什么要进行披红仪式,有一种传说认为这一仪式是由木匠的祖师爷鲁班首创的。据说有一次两个木匠盖房时,主梁短了半尺,无法安放。这时,一位老师傅拿起锯子将大梁锯成两半,分别搁在山墙上,刚好合适。为了掩盖中间的破绽,老师傅将身上的红布挂在梁上。从此以后,工匠们在盖房时都会进行披红仪式。而更多的观点认为盖房是大事、盖一栋房子对于主人来说都会倾其所有。为了庆祝房子顺利盖起并让亲戚邻居来庆祝顺便收点礼物缓解困难便有了上梁的庆祝仪式流传下来形成了风俗一直延续至今这些风俗流传下来必定有其深厚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传承。


农村上梁为什么要早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