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最初的阅读体验是如何的?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接触到您的第一本书?
叶永烈回忆道:我最早接触的书籍是两本图画书,《人猿泰山》和《鲁滨逊漂流记》。这些书源自父亲的藏书,藏于他那几个满载着各类书籍的书柜中。那时,图画与故事的结合让我倍感新奇,尤其是《人猿泰山》所描述的非洲森林和《鲁滨逊漂流记》所描绘的荒岛生活,都令我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童年时期,您对哪些书籍留下了深刻印象?
哪些书籍对您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您作为一名多产且受欢迎的作家,您的创作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叶永烈分享道:我把外出采访与案头写作看作是不同工作状态的交替。我始终处于工作状态,特别是在长假时,我能安安稳稳地进行写作。我的写作习惯是思路通畅,一气呵成,并且从使用电脑写作以来,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您的科普作品不仅在广受欢迎,而且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日本的教科书。您认为应如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科学?
叶永烈认为:语文课本应当包含一定比例的科普作品,以从小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应从小培养。科普作品在选入语文课本时,必须确保科学知识的准确性。比如那篇存在多处科学错误的《悲壮的两小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以免误导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