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汉语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的复音虚词也在数量、使用频率及使用范围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形成了一种固定结构。尽管高考并不直接以这些复音词为考查重点,但在理解文意和翻译文句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词语。对于高中同学来说,掌握这些复音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也是至关重要的。
1. 不啻:这个词是一个副词性结构,它不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而是可以根据语境灵活表达意义。一般可以译为:“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等。例如:
视之百年或数十年以前,其增长之势不啻增二十倍。
当举家庆贺之时,对于连城拱璧的珍视不啻也。
2. 比及(比至、逮至):这是一个介词性结构,用来表示预期的时间或已至的时间,可译为“等到了”。如:
毛遂比至楚国,与十九人共议国事,十九人皆服其才。
比及到达陈地时,车马达六七百辆,乘骑千余,士兵数万人。
饮食是否日渐减少?
这个地方莫非是我打猎的地点吧?
古汉语词语的复音虚词学习对于理解古文意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复音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为古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古汉语复音虚词的一些简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文,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
关于“于是”的用法,它在古汉语中的运用非常灵活多样。它不仅可以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还可以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表示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如:“吾祖死于是,吾父亦死于是”,这里的“于是”就相当于“在这职业上”。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古汉语复音虚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在古文学习中不断积累、巩固,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注:以上解析仅供参考,具体释义可能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相关古籍或咨询古汉语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
21. 足以:这个词组用于动词前表示有条件、有能力去做某事。它可译为“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例如:
他的德行足以称王了。
现今的恩泽足够惠及,但对于百姓的功效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他词组的解析请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