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灌汤包哪家最正宗

2025-05-0413:22:19综合百科0

张汝佳 笔谈

窗外寒风呼啸,屋内暖气融融。这样的雪日,一笼热气腾腾的灌汤包,是否给人一种避世隐逸之感?

红漆圆桌上,三屉竹篓蒸笼刚下灶,白雾缭绕。笼底铺着细麻白布,其上整齐摆放着三个灌汤包。乍一看,如雪地白菊,层层叠叠的褶皱是馅皮上的纹路;细瞧之下,又似春日蜂蜜滴落,通体透亮,地流淌成一团。另一个灌汤包被一双筷子稳稳,提在半空,馅皮薄而透明,馅料和汤汁分明可见,犹如水晶制品。

回忆起十五年前与父亲在开封的游历,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店名已忘,但记忆中小巷深处的那家两层小店依旧清晰。虽位置偏僻,但食客络绎不绝。二楼靠窗的位置,一转身便能望见绿树成荫。

首次品尝灌汤包时,我因心急和饥饿,不待父亲开口便急忙夹起一个嘴里。结果“皮绽肉开”,汤汁四溅,却是满满的惊喜。父亲递来一杯温水,让我一口气喝下,缓解了烫舌之痛。

第二次吃则更加文雅。效仿父亲,轻开一个小口,其中的汤汁。这汤汁呈乳白色,滋味鲜美,让人回味无穷。而后品尝肉馅,肉质鲜嫩、滑腻甘甜,每一口都让人唇齿留香。

灌汤包之“汤”为其精髓,“皮”与“肉”则为骨骼与肌理。在秋冬之际,若能享用一碗的鲜汤,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而这汤还需搭配面皮和馅料,再蘸以酱醋,方能称得上完美。

关于灌汤包,为何开封的名气最大?这还要从其历史渊源说起。五代时期,包子便已开始在历史上崭露头角。而到了北宋时期,包子铺更是盛行,其中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更是名满天下。

当时的开封对饮食讲究至极。即便是一般市井细民也追求时鲜美味,这种饮食习气一直延续到南宋的临安。开封人以之心调理食物,从选材到做工都极为讲究。这也正是开封灌汤包能够风靡大江南北的原因。

如今虽已过去十五年,但灌汤包的滋味仍让我魂牵梦绕。每一次瞥见“开封灌汤包”的招牌,都会让我想起昔日的味道。期待有朝一日能重游开封,与好友共品一笼热腾腾的灌汤包。

豫记——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