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宝玉石中玉米雕刻题材的独特意义
谈论到珠宝玉石的雕刻题材,玉米作为一个粮食题材,相对其他农作物雕刻题材而言,可以说是最年轻的。有些朋友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辣椒、白菜、南瓜、葡萄、苹果、荔枝等也是常见的雕刻题材。
这些如辣椒、白菜、南瓜是蔬菜,葡萄、苹果、荔枝是水果,它们并不属于粮食。真正的粮食,我们称之为五谷,包括稻(大米)、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菽(大豆)。我国一直重视粮食生产,因为粮食是民生之本。五谷的特质并不适合单独用玉石雕刻并佩戴。
再来说说玉米。它是在明朝中后期才传入我国的。初时,玉米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推广速度也相对较慢。直到乾隆年间,玉米的种植范围才逐渐扩大,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开始广泛种植。由于玉米的认知较晚、产量较低,因此在传统雕刻文化中几乎看不到玉米的身影。
玉米真正成为玉石雕刻题材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主要得益于玉米亩产量的暴增以及杂交玉米技术的飞速发展。70年代初,玉米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但随着杂交技术的成熟,80年代玉米亩产达到了800公斤左右,这掀起了一场农业大生产。今天,玉米仍然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
玉米的用途广泛,可食用、可做饲料、还可做乙醇燃料,可以说是我们农业作物的基础。在80年代中后期,许多玉石雕刻技师与时俱进,开始选用玉米作为雕刻题材。玉米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亭亭玉立、多子多福,既适合年轻女性佩戴,也适合中年女性。而玉米最早要表现的寓意,其实是丰收后的喜悦,以及对粮食的珍惜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