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五月份,鸟类的繁衍高峰期悄然而至,我们常常能听到市民们关于捡到幼鸟的新闻。
那么,面对这些被发现的幼鸟,我们是否应该将它们送去救治呢?
对此,林业部门给予了专业建议:以“静观其变”为原则。
近期,杭州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知钱江记者,四、五月份是鸟类繁殖的盛期,市民们捡到幼鸟并要求进行野生动物救护的情况逐渐增多。
西湖区林水局的工作人员也向钱报记者解释道,当发现幼鸟从树上掉下时,切勿直接用手去抓。用一根小木棍轻轻地将幼鸟挪至树下较隐蔽的位置即可。鸟妈妈听见幼鸟的鸣叫后便会前来处理。
在自然界中,幼鸟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人工救护?答案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例如,当附近出现流浪猫等威胁时,人工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杭州市林水局工作人员解释说,随着幼鸟的成长,巢穴对它们来说会变得越来越危险。松鼠、猛禽甚至是流浪猫都可能将嗷嗷待哺的幼鸟视为诱人的猎物。幼鸟选择离开巢穴并到其他地方活动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父母鸟会非常关心他们的孩子,将他们带到附近的灌木丛或树林等隐蔽地方继续照顾。这种关心往往持续数周,直到幼鸟能够独立寻找食物为止。
明白这一点后,我们应该知道其实未受伤的幼鸟并不需要我们的收养。它们并不是孤儿,它们有自己的父母在照顾。
尽管如此,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例如在发现幼鸟附近有流浪猫出没时,可以适当地帮助它们转移到一个较为隐蔽的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我们决定将幼鸟置于何处(即便在邻居家或街道对面),它们的父母都能通过找到它们并为其提供食物。
如果幼鸟被带回家中,家长应尽快将其放回原处。即使已经在家中待了几个小时或一天也没关系。
对于是否放心等待幼鸟的父母来寻找其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可以选择在一旁默默观察。通常情况下,一两个小时之内,其父母便会找到自己的孩子并一家团聚。
救助是一种美德,但接下来的事情还是让大自然去处理吧。
那么在鸟类救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最重要的是及时与林业部门取得联系。当发现明显受伤(如骨折、流血等)或因人为因素而受困的鸟类时,切勿轻易去捡或捉它。应立即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若情况紧急需要救护时,捕捉鸟类时要特别小心以免被抓伤或咬伤。把鸟类放在大小适宜、黑暗且通风良好的纸箱内(切勿将野鸟放入鸟笼中以免其因挣扎而受伤)。
请记住并非每一只野生动物都需要我们的救护。如果鸟类误入建筑物且没有受伤,只需打开门窗让它自行飞走即可。对于伤、病情况不严重的鸟类而言,它们自身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在确认其安全的情况下应让其自行离开或适当为其提供饮水(将水滴在鸟的嘴角让其自行咽下)。成年鸟类可以耐受短时间的饥饿。
同时提醒大家野生鸟类是受保护的动物。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买卖鸟类是违法行为。若发现有人贩卖野生鸟类请勿购买。
野生动物作为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对待它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它们的生活习惯不打扰它们的正常生活。
通讯员 徐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