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

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

服装的制版工作涉及一系列基本公式,虽然看似各有不同,但本质上相差无几。现在我将为您分享两种常见的公式方法,一种为现代常用的,另一种则是更为传统的方式。

第一种公式方法:

(1) 长度规格:

通常依据“号”的比例数,结合一定的变量来确定服装的长度,如衣长、袖长、裤长及裙长等。“号”代表身高,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结构设计长度的基准。“型”则关联净胸围和腰围,决定了结构设计的肥瘦程度。

长度规格计算公式:

腰节长/短裙长(L) = 号的四分之一

短衣长/及膝裙长(L) = 三分之一的号 + 变量值(0~6厘米)

其他长度如外衣长、中庸裙长、短大衣长、裤长等均有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性别和款式略有差异。

(2) 围度规格:

围度规格则通过“型”加放松量来确定,如胸围、腰围。而颈围、总肩宽和臀围等则需要查阅控制部位的数值,再加上适当的放松量。

围度规格计算公式:

胸围(B) = 原始胸围值 + 内穿厚度(0~3~5~8厘米) + 松量(8~16厘米不等)

其他围度如腰围、臀围也有相应的计算公式。

(3) 宽度规格及细部规格:

涉及肩宽、胸宽、背宽以及袖窿深、袖口宽等细部规格也有其特定的计算公式。

第二种公式方法:

(1) 袖窿深公式:

胸围的十分之一加五厘米,其中的五是一个调整值,其范围通常在0至10之间。

(2) 胸围及前片、后片公式:

胸围采用四分之一胸围加减一定的数值进行计算。

前片常采用1/4胸围加0.5或减0.5的方法进行分割。

后片则相应地减去或加上这些数值。

(3) 其他宽度公式:

前胸宽和后背宽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但变化范围较小。

服装的程度也会影响前后胸宽的差值。

(4) 肩宽及领窝公式:

后肩宽采用肩宽的一半进行计算。

领窝的确定与领款有很大关系,涉及横开领、后直开领及前横开领等计算。


自学裁剪公式计算方法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