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态体系概述
1 一般时态
(1) 一般现在时表示普遍真理、常态行为或即将发生的动作。它常与表示习惯、频繁或规律性副词连用,如 usually、often、always 等。
例如:
The earth revolves around the sun.
The moon moves round the earth every day.
(2) 在时间状语从句中,一般现在时可以代替将来时,表达未来的计划和预期。
例如:
I will tell him the news as soon as he arrives.
2 过去时态与将来时态
(1) 过去时态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它常与确切的过去时间词、短语或从句连用。
例如:
We went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
(2) 将来时态表示将来打算进行或期待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几种常用的将来时态形式包括:一般将来时、将来进行时、将来完成时等。
例如:
I shall graduate next year.
进行时态
1 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而过去进行时则表示过去某一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如:
She is reading a book now.
When I visited him, he was always writing at the desk.
2 将来进行时与完成进行时
将来进行时表示未来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完成进行时是完成时的强调形式,用于强调过去的动作一直在持续。
完成时态
1 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
现在完成时强调对现在的影响或结果,过去完成时则强调过去的动作在另一个过去动作之前已经完成。
例如:
I have just finished my homework.
By the end of last week, we had prepared all the materials.
2 将来完成时与时态一致原则
将来完成时表示未来某一时刻将完成的动作。使用时要注意与主句的时态保持一致。
语态
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
We use electricity to run machines. (主动语态)
Electricity is used to run machines. (被动语态)
电力被用来驱动机器的运转。(句式简化)
2. 特殊用法下的动词形态变化
1. 主动与被动限制的词汇差异
有些动词并不适合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应结合句意与具体上下文谨慎使用,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2. 被动语态的时态表现
被动语态常见的时态形式多样,详见表格。
3. 短语动词的被动转化
– 迄今为止,尚未得出正确的结论。
4. “get + -ed分词”的被动含义
“get + -ed分词”结构常用于描述突发、意外的事件结果,强调动作的结果而非过程。它也可用于描述个人主动进行的行为。如:
– 他下班回家时受伤了。
– 穿衣、洗脸、结婚等都是个人主动的行为。
5. 双宾语及复合宾语的被动转换技巧
对于可带双宾语及复合宾语的动词,其转换为被动语态时,宾语与补足语的角色会发生变化。例如:
– 我们向游客展示了新产品。(主动)相当于:新产品已被展示给游客。(被动)
– 老师任命他为团委。(主动)其对应的被动表达为:他已被老师任命为团委。
6. 被动语态与系表结构的区别详解
区分二者主要在于语义上的不同表达需要,写得好为系表结构,而由某人写则是被动语态。如:
– 这部小说写得很棒。(系表)相当于:这部小说被某人写了。(被动)
7. 部分动词的主动意义蕴含被动含义
部分动词在主动语态中隐被动的意义。如描述书卖得好的例子:书销售得很好(尽管实际上是由销售者销售),而类似这样的动词还有“读起来”、“擦起来”等。部分动词如“需要”可与主动及被动意义相结合,如“我的表需要清洁了”。
8. 特殊情况下的动词用法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