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三中附中的学生们精心制作了唇膏和口红,这些作品是他们化学“生活化”创意实验课程的成果。化学科组长唐翠芳表示,设计这样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特色课程的开展,学生们在动手、合作、探究、创新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个性化发展和特长的形成也得以促进。
为了增强学生们对化学的兴趣,教师们不断探索创学方法。化学教师禤韵仪提到,初三级的学生才开始接触化学,同时他们面临的学习压力也较大,因此开设有趣的化学实验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也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在研制唇膏和口红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叶洁丽分享了她的经验。她表示,虽然一开始感觉制作过程很简单,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这种动手实验、动脑思考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和探究。
饶甘琳老师提到,许多学生在动手研制唇膏时非常兴奋,真正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特色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成效也更为显著。一些学生甚至主动多做几支唇膏带回家送给父母,十分暖心。
除了研制唇膏和口红,三中附中的化学特色课程还包括自制汽水、自制泡泡液、自制手工皂等实验活动。这些体验为主要手段的活动,旨在营造“生活的大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唐翠芳表示,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真善美。这也是化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三中附中不断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校的办学品质都得到了提升。该校还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实践研究,所开发的优秀课例多次获得级、省级奖项,并在多地进行了交流展示。接下来,学校还计划利用寒假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工业生产流程,并进行社会调查,制作调查报告。这一举措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