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幼童误食蚊香液中毒的新闻在岛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苏醒但病情仍危重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探访了青岛妇儿医院。在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昏迷后,终于睁开了眼睛。医生表示,她的意识尚不清楚,病情仍需密切观察。
与此的父亲传来了好消息,他的女儿的血液已经送至北京进行检测。报告显示,其血液中净化的效果明显,未检测出“氟氯醚菊酯”成分。
在7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该因误饮大半瓶蚊香液而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这种蚊香液含有“氟氯醚菊酯”这一有效成分,是一种“脂溶性”液体。
这种化学物质能被体内的脂肪摄取并缓慢释放毒性。由于无法短时间内完全排除毒素,孩子脏器的损害可能是持久的。医生表示这种中毒是迟发性的,情况多变,孩子仍然有生命危险。
市场上的蚊香液多为菊酯类农
那么,“氟氯醚菊酯”这种化学物质是否适用于电蚊香产品呢?
根据记者查阅的医学资料显示,菊酯类农是人工模拟天然除虫菊素合成的产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市场上的灭蚊香水和电蚊香液大都含有这类农。面对这种情况,市民对蚊香液的使用感到担忧。
蚊香液虽为低毒但使用需谨慎
医生指出,市民无需过度恐慌。市面上销售的电蚊香液大多数是安全的,但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范。
在父亲提供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涉事品牌的蚊香液包装上明确标明:
接触电蚊香液后请洗手;过敏者禁用;请将产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如误食请勿催吐并立即就医。
这些提醒提醒我们,无论是何种产品,都应谨慎使用并遵循规范。在保护孩子安全的也要对产品安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