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业务的工资一般多少

2025-05-0303:12:02综合百科0

编审 橘之观察

“公司近期调整了9月的考核业绩标准,降幅在4个点左右。”某快消企业河南区域负责人透露,“虽然部分区域降幅达十几个点,但整体上9月业绩下调了4%-5%。即便如此,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业绩增长仍保持在5%-7%的水平。”这意味着,在降低考核业绩之前,我们的增长势头曾超过10个点。

公司此番调整背后,涉及到了该公司近三分之二的中基层员工。他们面临的现实是,仅能领取基本工资,而非往日的全额薪资。这一情况已持续了4-9月,近半年的时间。

当问及是否会因考核业绩的降低而加大工作力度时,该负责人表示:“2024年的目标已不会过于追求高业绩,更多的是稳定阵脚,为2025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成为近年来快消企业的主题词。虽然管理上强调激发员工积极性,鼓励多劳多得,但在业务人员眼中,往往意味着降低高业绩员工的工资。业务工资的提高,紧接着就是降薪的预期。

“从年初的薪资方案公布开始,我就预感到2024年的形势不会太乐观。”某上市企业员工表示。今年公司的考核目标不仅是业绩增长7%,还要求利润增长9%。这无疑加大了员工的工作压力。

在面对公司时,员工常感到被置于两难境地:若想业绩飞涨,又担心公司不会给予相应的薪资支持。比如,业务KPI的上限被降低100分,这使员工在旺季时已知其大部分工资无法保障。

企业高层在会议上不断强调要激发员工积极性、为一线业务注入活力。但实际却是不断“割”员工的利益。口号再响亮,若员工无法获得实际好处,他们便缺乏工作动力。

从2024年开始,员工们默契地选择了更为保守的工作策略。他们不再全力以赴至月底,而是选择在每月20号左右停止全力冲刺。这样的做法使得每月的业绩大多能完成80%-90%。虽然经销商的库存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工作方式至少保证了经销商在旺季时不会因业务不足而损失太多。

企业制定的增长目标虽然看似乐观,但实际执行中却发现库存降幅并不大。因为员工们普遍认为,无论业绩如何,他们都需要确保在旺季时能拿到应有的工资。

上市企业的财报显示着业绩和利润的双增长。但对业务员来说,增加的利润往往意味着他们工资的减少。这引发了人们对公司的质疑:为何在员工付出更多努力后,公司却以减少薪水的方式来“增加”利润?

每年的9月本是冲刺的好时机,尤其是天气较热的月份对饮料企业来说更是追赶进度的黄金期。但现在的情况是,业务人员的目标已转为确保业绩和库存的平衡。他们不再只追求高业绩,而是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有员工表示自己的收入较去年减少了七八万,有的区域经理则表示每月收入减少了三四千。一线的业务更是感到自己的收入甚至不如下面的业务人员。这种生活状态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起点,而非终点。

尽管仅实施了一年,但一线员工对公司的未来充满疑虑。他们担心若现在放弃高业绩,并不意味着未来能获得更好的工资待遇。网上流传的关于大清时期的33两白银故事,对于快消品行业的业务团队来说也是一个警醒。

故事中提到的道理在现实中同样适用:当员工的工资增长时,公司往往会通过降低KPI或调整区域等方式来平衡成本。而业务人员则需要更加聪明地与公司谈判,保护自己的利益。

对所有业务人员来说,未来的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保底工资和KPI的平衡。在这个充满泡沫的市场中,谨慎选择工作机会和薪酬待遇是至关重要的。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