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淘爱学习 栏目上线啦!快来解锁中考语文备考知识的全部内容吧!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这一重要考点。
在学习说明文时,我们了解到“准确性”是其最显著的语言特点,这主要是由说明文的知识性所决定的。为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浅显化,说明文还会使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从而体现出其趣味性。“生动性”也是说明文语言的另一大特点。
让我们谈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如何体现的。
一、选用表示限制的词语。这些词语主要用于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如“大多”、“极少”等,它们在说明文中被用来限制描述的精确性,避免言过其实。
二、选用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这些词语如“大约”、“可能”等,用于表示不确定的描述,反映出说明文语言的谨慎态度。
三、选用表意准确的近义词。例如在《苏州园林》中,“鉴赏”一词的使用就比“观赏”更贴切,因为“鉴赏”除了包含“观赏”的意思外,还多了一层鉴别的含义。
四、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方式,使说明更加具体、真实。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是如何表现的。
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选用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形象的修饰性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二是通过运用形象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说明更加形象化。
在中,“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的主要考查形式包括: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以及关于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的提问等。
针对这些考查形式,我们总结了答题方法和技巧。对于考查准确性的题目,可以按照“表态-原词意思或作用-删换后意思改变-总结体现准确性”的步骤进行回答。对于考查生动性的题目,则需要从语境、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说明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语言的表现效果。
让我们通过一道真题来练习一下吧!请分析下面这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似乎”能否替换为“已经”,并说明理由。
“激光似乎成为当下最时髦的科技名词之一。”这句话中的“似乎”表示的是一种推测或可能性,如果替换为“已经”,则变成了绝对化的表述,与客观事实不符。“似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替换。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技巧,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