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们童年时期的心中之忌。在公众心中,他饰演的反派形象根深蒂固,每逢他的出现,人们会绕道而行。孩童们见到他,会止不住地大哭。他对此深感无奈,却也束手无策。尽管许多人只知道他的名字,但提及他所扮演的角色,人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他就是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的计春华。《少林寺》中的、《红高粱》中的秃三炮、《连城诀》中的血刀老祖、《天龙八部》中的段延庆……每一角色都仿佛为他量身打造。
计春华小时候便怀揣着一个武术梦想,立志成为一名武术运动员,站在全国的武术擂台上。少年时期的他眉目清秀,眉宇间透露着一股大侠风范。当时的运动员,除了实力之外,形象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比赛场上还有形象分的评判。
计春华凭借出色的实力和俊朗的外表赢得了教练的青睐。他的武术天赋极高,深受教练的重视,同时也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同样的动作,别人只需做到七分,他却要做到十分。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使得计春华身上大伤小伤不断。一次,他正在发高烧练习单刀,不慎被单刀划伤了鼻子,简单包扎后,他又回到了训练场,可见他对武术的热爱与痴迷。
命运却在此时悄然降临。全国武术比赛日益临近,计春华加大了训练强度,却不幸发生了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调养期间,他开始用中进行调理。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家使用铝制品,计春华也不例外。不知何时开始,他发现自己的头发大片大片地掉落,最后连眉毛都掉光了。
经过检查,结果是铝中毒。原来是因为经常用铝锅熬中,铝和中产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铝中毒。计春华感到恐惧、焦虑和无助。这时,他的唯一精神支柱就是武术。他认为只要自己刻苦练习,依然可以在全国武术擂台上大展拳脚。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仅存的希望也被破灭了。
一天,领导叫计春华到办公室,他以为是要和他商议比赛事宜,没想到领导却因为他的形象问题劝他退出。这对计春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不仅失去了形象,连他仅剩的武术梦也被击碎了。计春华因此退出了武术队,回家后的他封闭自己,变得内向、自卑、不爱说话。他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形象还能做什么。
这时,计春华的教练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练武奇才”自甘堕落,于是登门拜访,为他指明了另一条道路:散打。计春华一听是武术的一种,顿时燃起了新的希望,开始学习散打。当时国内正尝试举办散打比赛,计春华便琢磨着有一天可以站在散打的擂台上。一个人的出现让计春华的“擂台武术梦”再次破灭,他就是导演张鑫炎。
当时张鑫炎正在筹备以河南嵩山少林为背景的电影,到内地挑选武术演员。他希望可以在省内挑选出好的武术演员,因此把演员试镜地点定在了华侨饭店。计春华和他的师兄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除了计春华之外个个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计春华却觉得自己连武术运动员都当不成更不要说演员了再加上自己现在的样貌自卑感席卷而来 。师兄弟们鼓励他去试试就算不当演员也可以见识一下世界终于把他“架”到了华侨饭店 。
到了现场摄像机都已经架好场面热闹非常只有计春华戴着帽子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这些 。经过几次试镜张鑫炎对这些人都不满意不免有些失望他看向四周看看有没有自己没注意到的合适人选留意到了站在角落里的计春华直接点名让他上来试试 。这一试镜因计春华特殊的形象张鑫炎心中的大反派“”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
虽然一开始计春华对做演员是拒绝的因为他满脑子都是武术但当他得知可以在电影里大展拳脚时便答应了 。这部电影便是《少林寺》当时电影票均在一毛五分钱《少林寺》却创造了1.6亿的票房神话 。
在此后的几年里计春华一直在演“反派”但他的内心十分渴望能出演英雄 。直到张艺谋的出现 。
张艺谋当时在筹拍《红高粱》里面有一个叫“花脖子”的角色迟迟未定下来直到他见到了计春华这个形象太符合张艺谋心目中的人选了 。张艺谋还根据他的特点把“花脖子”改成了“秃三炮” 。虽然秃三炮是但宁死不当最后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下成为了英雄 。
但这样的英雄形象在计春华心中还是与英雄有所不同 。他对自己的反派角色有所抗拒于是找朋友倾诉 。朋友听完他的“苦水”后对他说:“你死是在是在告诫世人不要做坏事做坏事只有死路一条。” 计春华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