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保持着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却依然时常感到莫名的疲惫,或许你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小习惯中寻找原因。有时候,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的习惯在无形中消耗着你的精力,让你的生活显得更加劳累。
[Photo/Pexels]
为何你总是感觉疲惫?原来与这些日常习惯息息相关!(上篇)
习惯一:中途停工
在面对时间限制和持续不断的干扰时,你常常会中途放下手头的任务去处理紧急或高优先级的事务。这样会导致一部分注意力留在未完成的任务上,即所谓的“注意力残留”。这会使你的大脑在处理当前任务的仍念念不忘之前的未完任务。
如果必须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你可以尝试写下未完成任务的细节,以减少注意力残留。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对之前任务的思考,使你能够更好地清空思绪。
习惯二:懒散坐姿
EHE健康机构的总监瑙因·萨夫达尔指出:“不良的坐姿会增加身体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压力,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为了维持身体姿势,你的身体会花费更多精力来弥补这种状态,从而导致疲劳感。”保持正确的坐姿对维护你的能量水平至关重要。
习惯三:呼吸方式不当
虽然呼吸看似是无意识的行为,但当我们的思绪繁杂时,往往会采用不正确的呼吸方式。这种浅呼吸会减少身体的氧气摄入量以及血液向器官和细胞运输的氧气量,甚至可能加剧焦虑并引发疲劳感。
当你感到紧张或压力增大时,尝试进行深呼吸来对抗浅呼吸的负面影响。
习惯四:杂事堆积如山
小事情如回短信、换灯泡、预约宠物体检等常常会无意间累积起来。这些杂事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并消耗你的脑力。精神病学家泰森·利珀表示:“由于数量众多,即使好办的杂事也会让人感到压力重重。”为了减少这种负担和焦虑感,最好及时处理或写下这些待办事项。
习惯五:夜间灯光过亮
夜晚过亮的灯光会让大脑误以为仍是白天,从而抑制了促进睡眠的褪黑激素的释放。这可能会扰乱你的睡眠-觉醒周期,导致失眠、睡眠质量差和疲劳感。在晚上尽量减少灯光亮度或使用柔和的光源来帮助你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