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琐事繁多,又遭遇广东地区感冒发烧的高发期,导致长时间未能撰写文章,深感抱歉。
正文
在移动端处理器的发展历程中,四代酷睿时期,移动端低电压处理器开始成为主流选择,而原本流行的标压处理器则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仅在游戏本和一些对重量和续航无过多要求的商务本中得以保留。随着这一变化,ThinkPad T系列也分化为三个子系列:采用低电压处理器的Ts子系列,较为均衡的T系列(无后缀),以及保留标压处理器并拥有完整接口和拓展性的Tp子系列。
上一期我们提到了T440P的散热问题,那么跳过T450P和T460P,我们直接来看看在T14P重返战场之前,T系列最后一款标压处理器机型——T470P的表现如何。
我个人认为,T470P是一款在二手市场上比较尴尬的设备。如果说时代是一列永不停歇的列车的话,T470P的左脚因为拥有双DDR4内存槽和Pcie转接卡而踏上了新时代的车厢,而右脚却因为八代低压处理器的巨大进步而未能完全上来。
看着标压处理器似乎势不可挡,但实际上受限于散热,其功耗根本无法提升。不仅是i7+独显无法发挥全部性能,就连i5+独显也无法完全展现。长效性能释放仅仅比八代低压处理器高出5W的水平,远远没有达到45W对15W的优势。
关于处理器,T470P有四核四线程的i5-7300HQ和i5-7440HQ,以及四核八线程的i7-7700HQ和i7-7820HQ。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四核心八线程的i7处理器性能是四核四线程i5的两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性能对比并非简单的数字比较然后除一下就能得出差距的。
这里有一个计算公式可以借鉴:出自XX站。像八代酷睿低压的i5-8250U和i7-8550U,同为同一架构且都是四核心八线程,差距就更小了。甚至在T480s上面,能明显感觉到i7核显版本的性能释放不如i5核显版本。所以综合来说,反而是i5核显的T480s性能释放更好。
光看参数,T470P似乎并不逊色于其他机型,但如果在实际使用中,其7代标压处理器的功耗却无法上去,这就导致了其性能无法完全发挥。这也导致了T470P的最大槽点——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时间的性能释放只有20W左右,与T480s相比并无太大优势。在XTU里面看,T470P的性能释放给的是最大瞬时释放45W,长效性能释放35W,但实际上其表现并不如预期。
T470P的原生屏幕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常见的LEN40A9的1920×1080的IPS屏幕,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2K 72%NTSC色域的屏幕。至于触屏的T470P则比较少见。
双内存槽是DDR4 2400的规格,但关于32G2的内存组合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客人误以为i7和i5的性能差距是100%,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性能对比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比较然后除一下就能得出差距的。很多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所以选择设备时除了看参数外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最后关于Thinkpad从T440P开始的发展历程也值得一提这里不再赘述更多细节请大家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总的来说淘二手设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性能散热屏幕接口拓展性等等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设备最后祝大家淘机顺利!接下来将介绍ThinkPad P71的相关内容并更新关于T480s的新内容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