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出现异常反馈
接口未得响应。
第一步:核实接口IP地址是否正确无误,使用ping命令对接口地址进行测试。
第二步:确认被测接口的端口号是否准确,通过本机Telnet功能,输入接口的IP和端口号,以验证端口连通性。
第三步:需查证项目是否已成功启动并部署。可联系研发团队予以确认,或自行登录服务器,通过ps命令查看项目进程是否存在,并利用tail命令查看部署日志。
第四步:请检查服务器防火墙设置。若因安全或权限问题无法关闭防火墙,需联系运维人员配置策略,开放相应的IP和端口。
第五步:审视您的客户端(如浏览器或测试工具)是否设置了网络代理。网络代理设置不当可能导致请求失败。
第六步:检查操作系统host文件,确保地址映射的准确性。
接口响应了但出现错误状态码。
1. 错误码400:表示客户端请求格式有误,可能为请求参数格式不正确。
2. 错误码401:通常指未授权状态,可能是请求头中缺少必要的信息(如token、auth等)。
3. 错误码403:禁止访问,常见原因是用户账号无对应URL权限,或是项目所使用的中间件(如Tomcat)不允许远程连接。
4. 错误码404:表示资源未找到。原因众多,例如URL地址不正确、URL中包含不可见字符空格、项目未启动成功或请求协议不符(如http与https混淆)。
5. 错误码405:表明方法不被允许,通常是因为请求方式与接口定义不匹配(如使用post方式请求GET类型的接口)。
6. 错误码415:意味着媒体类型不受支持。可能是由于请求数据的类型与服务器支持的类型不匹配(例如,需要添加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json)。
7. 错误码500:表明服务器内部出错。此时需登录服务器,查看错误日志,并根据具体提示信息进行排查。
此外还有502、503、504等错误代码,分别代表错误的网关、服务器无法获得响应及网关超时等问题。
a. 单次调用接口即出现错误,这可能意味着后端服务器配置存在问题或服务不可用。
b. 若是在并发压测时出现问题,则可能是后端承受压力过大,响应时间过长或无响应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