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为配备144Hz单孔电竞屏、4500mAh电池、一致机身按键布局及包装设计的iQOO Z1,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是与iQOO neo 3有着颇多相似之处。
在iQOO的产品线中,iQOO Z1似乎承接了neo 3的某些特性,展现了品牌的延续性。与自家兄弟产品相比,以及面对发布会前夕价格下调的红米产品,iQOO Z1搭载了首发的联发科天玑1000+处理器,这不禁让人询问,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的喝彩,让MTK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谈及显示效果,iQOO Z1所采用的LCD高刷屏在日常使用中表现不俗,尽管拖影感略显明显,与OLED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考虑到其标准RGB排列带来的细腻度,这块屏幕仍然值得称赞。
在日常使用体验方面,iQOO Z1与neo 3颇为接近,以至于让人怀疑两者是否共享了相同的屏幕技术。而红米的产品尽管采用了更高质量的OLED屏幕,但其分辨率及刷新率方面的配置略显保守。在色彩表现及对比度方面虽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日常使用中可能会显得稍逊一筹。
在性能上,iQOO Z1凭借天玑1000+处理器取得了安兔兔524915的优异成绩,这使其进入了SoC的旗舰梯队。特别是高刷新率对安兔兔的UX子项分的加成作用明显,导致iQOO Z1在同类产品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高端机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不考虑刷新率的影响,三款手机的GeekBench 5排序稳定。iQOO Z1在单核及多核性能上虽有所逊色,但总体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在显卡性能方面,联发科在天玑1000+的处理能力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使iQOO Z1在GeekBench 5 Vulkan得分上超过了同类产品。
对于某些采用新API的手游而言,联发科的技术优势可能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游戏测试过程中遭遇的软件问题让人感到遗憾:QQ飞车新版本又回归了60帧的帧率限制。这无疑是对其电竞屏技术的一种退步。
除去主要性能表现外,两部iQOO手机在细节方面如线性马达的缺失、打字手感的差异以及后盖材质的细微差别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考量。这些差异对于不同需求的人来说或许至关重要。
总体而言,iQOO Z1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手机。其搭载的天玑1000+虽然较之高通865稍显逊色,但仍处于第一梯队的行列。MTK技术能否获得更多认同和好评,取决于其价格与性能的完美结合。
为了更直观地评估其性价比,我们不妨粗略计算一下“分价比”。参照iQOO neo 3的与价格比例,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iQOO Z1的合理价格应在2353元左右。
实际上,iQOO Z1的实际定价为2198元起,存储组合多样化且价格相对亲民。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旗舰性能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部极具吸引力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