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秘语:广州十一区的财力密码
让我们直接揭晓数据。根据广州十一区2023年的财政决算,天河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到了207亿,位列第五。
图示一: 2023年广州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排名图解
没错,您没看错。在经济实力强劲的天河区,其财力(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却不及排在第十二的增城区。增城区在2023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224亿,比天河区还要高出17亿。
这一结果确实打破了我对天河区的固有认知。虽然我可以理解天河区可能排名低于黄埔、南沙,但怎么会低于增城呢?
图示二: 2023年广州各区税收收入分布图表
依照此税收排名,我们可以看出天河区排在第五位,仍然落后于黄埔、南沙、番禺、增城等区域。
那么,我在思考,财力是否与工业产值有关联?是否第二产业贡献的税收会比第三产业更高?
黄埔区作为广州的工业重镇,增城区和番禺区同样工业发达。南沙区的特殊地位和区域发展策略也为其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支持。我进一步研究了2023年广州各区的第二产业总产值。
图示三: 2023年广州市各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排名表
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强区的财力确实更为雄厚。但令人困惑的是,花都和海珠的第二产业产值虽高于天河区,但它们的财力却远不及天河。这究竟是为何?
经过深入探究,我查证了层面的二三产业税收贡献情况。事实上,第三产业在现代社会中贡献了更多的税收,而非传统认为的第二产业。
早在2015年,第三产业就已经占据了全国税收的半壁江山,达到了54.8%,且新增税收的80%都来自第三产业。
既然税收收入与二三产业结构无直接关联,那么我们就要从其他角度寻找答案了。这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便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上级无偿给予下级的资金,用于支持地方财政运营和发展。这种支付方式无需特定用途,体现了上级对下级的财权支持力度。以下是2023年广州各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情况:
图示四: 2023年广州各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排名分析
南沙区获得了大量的转移支付,可见其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而越秀区和黄埔区的支持力度也相当可观。回到天河区的财力问题,我们发现即使考虑到转移支付的因素,增城区仍能展现出其财力优势。这背后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
总体来看,广州的财力强区集中在黄埔、南沙、番禺、增城等地,这与广州的“东进南拓”城市发展战略相吻合。而作为老城区的天河、海珠、越秀、荔湾等区域在财力上确实稍逊。不过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医院、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比其他区域更为强大,因此在财政投入上可以适当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