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纷纷涌入这股潮流之中。在这其中,自媒体和直播行业如浪花般翻涌,成为了互联网的佼佼者。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行业,如现在风靡的直播平台、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直播带货等。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契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在几年前,"主播"这个词还算是比较新颖的名词,但现在即便路边的普通市民也能对主播的工作略知一二。尽管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无法频繁接触到主播,但主播的影响力却是无处不在。这除了得益于他们的高曝光率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可观的高薪资。
现在的顶流主播的收入,完全可以与一些大牌明星相媲美。例如,像RNG职业选手UZI与虎牙的直播合同金额高达惊人的1.5亿。直播行业的蓬展自然离不开其丰厚的回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主播都能轻松赚到钱。
对于资深的直播爱好者而言,他们都知道近年来直播平台为节省开支,正在竭力压缩主播的薪资。以斗鱼为例,他们已经开始重新规划与主播的合约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从以往主要考核人气转变为更侧重礼物流水。斗鱼还通过一系列条款,将个人主播向公司公会方向引导,导致许多没有直播间和流水的老主播收入大幅减少。
像斗鱼、虎牙、YY、B站这样的大型直播平台,即使主播的流水不足,也可以通过融资引流等方式来维持运营。那么,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小直播平台又是如何生存的呢?这些台上的主播在没有流量、形单影只的情况下,又是如持生计的呢?
实际上,这些主播的生活状况比外界所想象的要好得多。在台上直播的主播,虽然看似单枪匹马,但实际上他们多数都是挂靠在公司旗下的。这种操作模式,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公会模式。尽管他们一般不会在直播间显示挂靠公会的标识,但他们的盈利方式却与大平台有所不同。
那么,他们是怎样实现盈利的呢?对于台而言,单纯依靠平台的流量来养活主播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台上的主播会采用各种方式引流。通常,他们会通过点对点的引流方式,在探探、陌陌、微信等平台上进行集中引流。而要想在多个平台同时进行有效引流,仅靠主播一人往往力有未逮。这时,背后公司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公司会为每个主播配备6至10人的助手团队,主要负责帮助主播进行引流工作。大家在探探、微信、陌陌等平台上看到的回复信息,很多时候都是这些助手在处理。他们还负责打造主播的人设,与主播沟通聊天内容,最终将交谈过的人引导至直播间,从而实现引导消费的目的。主播与这些助手之间有固定的薪资结构,一般是基本工资加提成,若在特定时间段表现特别出色,还会有额外的奖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大直播平台上很多主播并不,而一些小直播平台却能蓬展的原因。随着一些大平台条款的调整,未来直播行业是否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