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国范围内大力资助了不同教育层次的在校学生,累计达到9801.48万人次,总资助金额高达2042.95,相比前一年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一对于贫困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无疑在陕西省也得到了同样的体现。
陕西省作为的一,同样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据统计,2018年度,陕西省资助从学前至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超过405万人次,资助金额超过50,其中本专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资助款项数额更是超过了2。
作为来自陕西省的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对陕西省高校的扶贫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发现,尽管助学金的应用对于帮助贫困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岭校长指出,助学金设立后,其使用受到了严格的专款专用原则的限制。无论是资助学生的具体数量还是每名学生的具体资助金额,均由统一规定,高校需严格遵守。虽然这一做法有效地防止了行为,但当遇到意外情况或贫困生变化时,却缺乏灵活性。例如,有时会出现申请资金下发后,申请人已退学或从军的情况,此时资金就成为“死钱”,无法有效利用。
当前助学金的申请和评审多按照学年进行,有时会出现助学金固定发放但学生学制较短的情况。对于多余未能发放到学生手中的助学金,高校也难以将其用于其他贫困生资助项目。高岭校长呼吁在助学金的使用上能给予高校更多的空间和灵活性。
对于助学金的发放和监管问题,另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蒋亚楠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表示,虽然一般申请补助的时间多为10月,但有时候会出现因学生退学或从军而需要调整资助对象的情况。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当出现时仍需及时调整并确保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资助。同时她也提到,对于高校如何使用助学金的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面对专款专用的问题和助学金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有专家建议可以适当地将一些自下放给高校。这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变化,还能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品格与责任意识。高校在拥有更多自的情况下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助学金资金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益。
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如何确保助学金的公平公正地发放以及如何监督学生的消费情况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完善。《科学报》呼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寻找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督的方式来提高贫困助学金的有效使用率同时预防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以保护学生的利益维护学校的健康发展。《科学报》(2019年3月13日第6版动态)呼吁大家共同关注这一问题并为此努力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