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原文及翻译

2025-04-2906:10:43综合百科0

庄子《养生主》内篇(第三)

生命的旅程有其边界,而知识的海洋却无边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若仍不停歇地追求知识,那便踏上了危险之路。行善事不求名声,做不惧刑罚,遵循自然的法则,可以安身立命,保全天性,颐养。

文惠君召庖丁献技,庖丁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发出砉然响声。进刀騞然合于音律,与桑林之舞相映成趣,又合于经首之韵律。

文惠君赞叹道:“妙哉!你的技艺何以达到如此高超之境?”

庖丁释刀答曰:“我所钟爱的是道,而非单纯的技艺。初解牛时,我眼中只有完整的牛;三年后,我已不再见完整的牛;如今我以心神相交,而非仅用眼睛去看。我顺应牛体的自然结构,劈开大骨,避开大筋。我深知技经肯綮之处,虽有微碍但决不触及大骨节。优秀厨师的刀一年一换,是割损的;一般厨师的刀一月一换,是折断的。我的刀却用了十九年依然锋利如新。牛的关节有间隙,而我的刀刃却薄如蝉翼。以无厚之刃切入有间之隙,游刃有余。故我的刀虽用十九年仍如新发硎。然而每逢骨节盘结之处,我仍需小心戒备,行动稳重,动刀轻微。牛应声而解,未知其死,如土委地。我提刀而立,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听后叹道:“善哉!闻君一席话,令我悟得养生之理。”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异道:“此乃何人?何以独脚?天生如此?人为所致?”右师答曰:“天之所生,之所能。天欲其独生,人则赋予形貌各异。知其天命所归,为也。”

沼泽中的野鸡十步啄食一土粒,百步饮一次水。不慕笼中养尊处优之生活。然其神虽旺而不善被囚笼所限。

老聃离世之时,秦失闻讯而来吊唁。三声哭诉后离去。

弟子问曰:“彼非吾师之友乎?”

答曰:“然也。”

再问曰:“秦失如此吊唁可否?”

答曰:“初时以为人人皆可安时而处顺。然今日始知非也。当日我吊唁之时所见老态龙钟者如丧子之痛;青年之人如丧母之悲。此等痛哭必有其因。有时无需吊唁而情难自禁;有时无需哭泣而泪流满面。此乃逆天而行、忘情所致。然老聃之逝应时而生、应时而去实乃天命难违。若能顺应自然、安心而处变不惊则喜怒哀乐不扰于心。”

言及生命之短暂如烛火燃烧终将燃尽而逝;然其精神、其智慧则如火传世无穷。

译文

人的生命有限度然而知识却无边无涯。如果你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就会陷入困扰和危险之中!做事情以善为本并不需要图谋名誉如果遇到的是坏事则不应因惧怕刑罚而去道顺其自然地去生活去处理事务则能保全身体并享尽。”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