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玉雕艺术家所撰写
双面佛,在众多的佛教雕塑中,其独特的造型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很多热爱玉雕的爱好者对双面佛的深意不甚了解,对它的寓意感到好奇。今日,让我来详细解析双面佛所蕴含的寓意与精神内涵,同时分享与之相关的避讳和禁忌。
所谓的双面佛,是指拥有“两面容颜”的佛像。请勿将其误解为贬义,因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我们而言,提及“两面三刀”或“两副面孔”的人,常常带有负面的评价。然而在玉雕艺术中,双面佛的一体两面特质恰恰代表着一种深邃的思辨精神和哲理思考。
如位于“江南第一悬空寺”的大慈岩景区内,一尊双面弥勒佛坐像令人印象深刻。其一面呈现出喜笑颜开的弥勒形象,传达出豁达乐观的心态;而另一面则是手提布袋的布袋和尚形象,体现了宽容超越和福德广大的情怀。这面与另一面的完美交融,正体现出双面佛的深刻哲理与辩证思维。
在玉雕作品中运用双面佛形象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则与禁忌。我们知道在佩戴佛像时,通常不建议让佛像的面部朝向自己,而双面佛在佩戴时则往往难以避免这种情况。双面佛更适合以雕像或摆件的形式存在。虽然也有少量双面题的玉雕作品以手串形式出现,但佩戴者并不多见。
其实在玉雕艺术中,表达“一体两面”主题的题材不止双面佛一种。例如,“一念之间”的玉雕作品也是通过刻画两种不同的面孔来传达思辨精神。对于想要佩戴此类玉雕的爱好者来说,可以选择“一念之间”的题材(如下图所示)。而对于双面佛,建议大家选择摆件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