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特约评论员夏远望
一个水龙头若未拧紧,每月将流失1至6立方米的水资源;一个漏水的马桶,每月则可能浪费3至25立方米的水。如果全国的家庭都能将坐便器和淋浴器替换为节水型产品,每月可节约高达4.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洗衣用水占据了家庭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若每个家庭都使用节水洗衣机,全国一年便能节省出相当于714个昆明湖或93个怀柔水库的水量。
这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的节水计算。提到水资源后,再来思考“电”的问题。统计显示,全国每年的电力浪费等同于2.3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而其中家庭的浪费占比甚重。如家中的电视机顶盒长期待机时的功率几乎等同于其工作时的功率,许多家庭更是让其全天候开启。这样下来,一个机顶盒一年的电量消耗就超过了100度。
一滴滴水、一度度电、一粒粒米、一张张纸、一个个塑料袋……在看似无足轻重的背后,千家万户日积月累的消耗却能形成惊人的浪费。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建设美丽、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把“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比如乘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尽量少用木材和烧柴,多用沼气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广泛使用节能灯,拒绝一次性餐具,节约用水用电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绿色行动。
细小的河流汇聚成大海的力量。绿色生活方式需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如“多乘公交少开车、广用节能灯少浪费电、拒绝一次性餐具、随手关电拔插头、多用环保购物袋”等低碳生活的顺口溜,简单易懂,适合城乡每个家庭的实践。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抵制不良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绿色的成长环境。例如在用水方面,家长应避免如用抽水马桶冲烟头等不良习惯,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绿色”融入每一个家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