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什么的?”问的是面前这个人。
“没工作。”他淡然回答。
“难道是做大买卖的?做哪种买卖?”接着追问。
“如果信得过我,我愿到您这儿来打工。”他笑着说,眼神中透出一种深邃的平静。
丁元英在面馆吃饭时,老板看着他,心中轻蔑之情溢于言表。若告诉面馆老板,丁元英可以不工作,钱足够花一辈子,老板定会认为他在说谎。在老板的认知里,正经人就该上班挣钱,不上班的人就该被瞧不起。可丁元英就是这样的人,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逻辑。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巨大,财富、地位、性格、选择各不相同,过的日子也各不一样。这些差异归根结底,就是认知的不同。丁元英的认知水平高,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与众不同。他说:“这世上原本就没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常情,丁元英更是如此。他替朋友出主意,让朋友顺利得到职位,自己却从不求回报。他为王庙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不强制别人出资,还愿意为别人垫资。他总是能提前想到可能会给别人带来的损失,规避掉风险。
丁元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从未见过他或生气。他对于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态度,即使面对困境,他也能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像一个镜子,能照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缺点,让我们反思和改进。
丁元英的生活方式看似无趣,但他其实是在修炼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在。他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不再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他的社交活动简单,但并不代表他不明白事理。他懂得转身向内,把关注点从外在转移到自己身上。
丁元英的扶贫理念也是他的认知水平的体现。他告诉村民,救世主是没有的,只有自己救自己。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自己穷得没钱吃饭时,他没有向别人伸手,而是选择卖唱片度日。他的钱被冻结了两年后就可以拿出来,如果借钱,他肯定能还得起,但他没有借钱。
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强者向前看,向利益看,想的是合作共赢;弱者则善妒爱互掐,常做损人不利己之事。丁元英的世界是理解包容与互助的,他总是能包容别人的不足和失误,选择理解和原谅别人。
丁元英的认知水平和他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交方式等都是相辅相成的。他的高认知水平让他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时都能游刃有余。而我们通过学习和反思,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让自己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