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位妇人带着她的孩子前来求医。孩子的头上长了一个奇怪的疮痈。名医华佗仔细观察后,深感仅靠物和针灸治疗无效,最好的方法便是进行手术割除。
在征得孩子母亲的同意后,华佗便开始进行手术。手术刀刚触及孩子的肌肤,孩子便因疼痛而过去。这一幕令华佗深感痛心,他心中不禁想,如果有一种物能让病人在手术时感觉不到疼痛,那该有多好。尽管他思索多年,始终未能找到答案。
一日,有位狂士因醉酒不慎跌倒在山崖上,竹签意外刺入眼中。众人将他抬来请华佗救治。华佗顺利地为他取出了眼中的竹签。次日,当华佗询问狂士手术时是否感到疼痛,狂士答道:“酒醉后仿佛置身世外,痛觉也随之消逝。”华佗听后灵光一闪:或许在病人醉酒后进行手术可以减轻其痛苦。但为了确保安全,他决定亲自尝试此法。
夜晚,华佗一边品酒一边对徒弟吴普说:“待我酒醉后,你从我腿上切下一小块如蚕豆大小的肉。”吴普虽然感到惊讶,但出于对师傅的尊重,还是按照他的吩咐执行了。待到华佗酒醒之日,他欣喜若狂地跳了起来,连声称赞:“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此后,华佗便采用这种方法为病人手术,并称之为“沉醉法”。
“沉醉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华佗发现对于大型手术而言,仍难以完全消除病人的痛感。他又陷入了深深的思,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日,一名妇人带着孩子来求助于华佗。经查,孩子误食了有毒的植物根茎而无法言语。华佗用清热解毒的物救回了孩子的言语功能。孩子描述了吃下后的感觉时,华佗意外地发现这种根茎竟有之效。于是他将其命名为“麻草”。
在多次尝试后,麻草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时间较短,仍无法完全解决病人的痛苦。一次上山采时,华佗偶然目睹了猎人捕猎的情景:一支毒箭射中了大老虎的嘴部,老虎因此而亡。当华佗触摸那支箭时,猎人提醒他箭上有麻。这引起了华佗的好奇心:什么样的麻竟能将猛虎至死?
为了探寻麻的奥秘,华佗与猎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某日,他询问猎人麻的具体成分时,猎人才告诉他麻是由曼陀罗种子、草鸟和天南星制成的。得知这一消息后,华佗喜出望外地将这几种材与酒混合制成散剂,取名为“麻沸散”。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研究,“麻沸散”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从此以后,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寻求手术治疗。他的发明为后世手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开启了无痛手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