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Sir开始对”电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哎!真没想到!
每天在上班的路上,只要Sir一戴上耳机,就感觉自己走路带风。BGM一放,谁都拦不住我们对音乐的热爱。
起初,同事推荐电音类型的音乐给Sir。Sir当时还有些拒绝,认为电音就是80后的回忆,像《西游记》开头的啾啾啾。同事白了Sir一眼,说“不对,但不完全对”。他继续解释,电音不只是迪斯科舞厅的动次打次,还包括更多元素。看到同事的眼神,Sir知道再说下去就要被“教育”了,于是不再说什么。
然后,同事给Sir扔了一个节目链接,点进去的第一集就让Sir大开眼界。这个节目叫《超感星电音》。
在这个节目中,Sir又长见识了。这个垂类文化综艺,在众多前车之鉴中,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对于许多音乐小白来说,电音可能还是一个谜。但这个综艺节目基本零门槛,科普性强,让观众能够轻松了解电音的概念。
在节目中,不论是《西游记》里的音乐还是迪斯科听到的音乐,都可以归类为电音。电音的分类繁多,从电子乐器以及电子音乐技术制作的音乐,到各种流派、支线,琳琅满目。要在这样的音乐风格与素材库里进行比赛,需要节目组有大量的电音知识储备。
而这个节目不仅详细拆解了电音的各种元素,还让观众看到了电音制作人的真实个性。比如争议较大的制作人Mousse木斯,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节目中得到了嘉宾的认可。
《超感星》的玩法也非常新奇。节目组邀请了众多明星嘉宾和电音制作人,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环节和合作方式,让观众看到了电音的魅力。嘉宾们不仅展现了他们的电音技能,还通过游戏环节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在这个节目中,电音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音乐形式。而是可以通过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电音。而且,《超感星》不仅注重音乐的对立面和选择关系,更注重歌手与制作人之间的搭档和成就关系。在这种“双赢”的节目中,既有商业的乐趣,也有真诚合作的感动。
《超感星》作为一个垂类音乐综艺节目,不仅让观众了解了电音,更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无限可能。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人的坚持和,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这一切之中,Sir依然捕捉到了一丝难能可贵的亮点。
关于音乐综艺的最终意义,它并非仅仅在于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华丽表演。真正的核心,是在于开拓各种音乐类型下更为悦耳动听的音乐作品。
关键在于发掘更多的可能性,保持初心的坚持。这种坚持不是繁复复杂的,而是去繁就简,让音乐回归其本质。正如大音希声,这是音乐的真谛。
对于《超感星》节目是否能成为热门,或者有着“出圈”的未来,Sir无法作出确切的预测。但有一点他是坚信的,那就是这个节目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意义在于让音乐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这样,那些优美的音符就能带领我们脱离现实的束缚,让心灵飞向遥远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