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升学路径,助力学子进名校
对于985、211等名校的升学之路,除了传统的高考途径外,还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方式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这些路径对于高分段和中分段的学生来说,都是托底和冲击名校的利器。家长们必须多加了解,以免错过宝贵的机会。
那么,想要通过这些特殊招生路径进入名校,哪些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呢?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录取结果。对于即将迎来高考的2025届学生以及初高中阶段的同学们的家长来说,了解并准备相关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课内成绩:基础而关键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中,虽然有降分录取的机会,但参与招生的多为985、211等重点高校。同学们仍需重视高考成绩。特殊招生对高考成绩也有一定要求。
高考成绩:决定录取与入围
在强基计划的综合录取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可低于85%;而在综合评价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也不得低于60%。不同高校对于高考成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强基计划的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入围决定,而清北华五等顶尖高校则更加注重高中阶段的历次大考成绩。
竞赛经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在强基、综评等特殊招生中,拥有竞赛经历可能成为取胜的关键。五大学科竞赛的银牌及以上奖项可以在强基计划中以第二类考生身份申请破格入围。而在综合评价中,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奖项的考生在校测环节有机会获得加分。
其他竞赛与综合素质评价
除了五大学科竞赛外,其他赛事的奖项多用于综合评价省属高校的报考条件中。若学生参加过竞赛,这些经历都可以丰富其综合素质评价。在特招校测面试环节,面试官可能会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应重视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让其更有含金量。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
每名高中生都需要填写综合素质评价,这不仅作为个人的,部分学校在特招面试期间还会围绕此进行提问,并将之作为面试成绩的一部分。考生们必须引起重视。
科创项目与研究习
从近年高校特招校测的情况来看,校测考核中对于“科研潜质、创新能力、学科素养、兴趣志向”等能力的考察比重越来越大。学生需关注目标专业领域,聚焦学科特长,学习与之相对应的科研实践类活动。
其他可能需要准备的材料
除了以上所述的材料外,个别招生项目和高校还会有一些特别的材料或个人技能要求。例如,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经历在清华、北大的强基报名中需要提交;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可以提前了解高校学习生活环境,若获得“优秀营员”称号在特殊招生中会有加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奖项多用于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的报名条件之一。
英语能力的要求
对于报考港澳高校的学生,其高考英语成绩多要求在100分以上,港大等重点高校甚至要求英语成绩在130分及以上。港澳高校及部分综评校入学后采用英文授课,因此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要格外重视。
结语
总体而言,高中学业成绩与拔尖人才培养的双路径已经成为众多特殊招生的标配。学生需尽早规划,根据以往情况查缺补漏。家长和学生都应尽早了解相关,培养相关素养和能力,才有可能在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