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典籍《济南府志》中,有着关于“黄河之鲤,南阳之蟹,皆入食谱”的记载,这背后所蕴含的,正是鲁菜深厚的传承历史与糖醋鲤鱼的独特魅力。
在济南的报业影像馆内,我们偶然发现了一张年代久远的照片。照片里,年轻的鲁菜大师颜景祥手持炒勺,正专注地烹饪着那道脍炙人口的“糖醋鲤鱼”。盘中的鲤鱼栩栩如生,头尾相翘,灵动之气跃然盘中……
这不禁引发我们对鲁菜悠久传承历史的追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业界盛行“以店为校,以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名师真传弟子的重要性。颜景祥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拜鲁菜名厨梁继祥为师,迅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技术。
摄影:王广福
自六十至八十年代间,颜景祥先后在燕喜堂和汇泉楼等知名鲁菜馆工作。其中,汇泉楼因一道“糖醋黄河鲤鱼”而誉满泉城。弟子陈宗明回忆道:“当时饭店门口的泉水鱼池,是济南人共同的记忆。”鲤鱼均选自野生黄河鲤鱼,现场现杀,保证了食材的新鲜与口感。
此一时期也是鲁菜蓬展的高峰时期。1983年,颜景祥在首届全国烹饪技术表彰鉴定会上荣获“全国优秀厨师”称号,其技艺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彼时,饭店后厨不仅是烹饪之地,更是技艺传承的摇篮。颜景祥等名师的悉心教导下,青年技师如春笋般崭露头角。陈宗明作为其首位弟子,便是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时光荏苒,技术培训的方式愈发多元。职业培训班、技术等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随着社会对厨师职业的重视度提高,厨师们可凭借自身技能考级评职称。颜景祥于1995年成为济南市首批高级技师之一。
摄影:
如今,鲁菜的传承虽历久弥新,但技艺的传播方式已不再受限于传统。从业五十余年的陈宗明正与徒弟陈大伟探索新媒体渠道,传承鲁菜文化。
他们曾前往威海与师祖颜景祥商讨新媒体创作内容。系列“十大经典鲁菜”短视频的拍摄工作陆续展开,在网络上广受好评。短短数月间,单条视频播放量便突破了七十万大关。粉丝们纷纷表示,终于见识了传统鲁菜的真实风采。
如今再观陈宗头前的糖醋鲤鱼制作过程:改刀、过油、淋汁……那弯月形的鲤鱼仍与数十年前别无二致。只是如今的学习者们虽远在千里之外,却能隔着屏幕模仿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