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谚语
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着生活和生产的经验。以下列举了一些当地常用的谚语,以反映农事、时令、气象和风土人情等方面。
(一)农谚
涉及农业生产的谚语,反映了农民们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耕种有序,丰收有望;买卖算计,日子红火。
地靠人养,人靠地活;锄头底下出黄金。
种子选得好,丰收才有底;一早一晚,保谷无怨。
三年的耕耘方显一个买卖人,一生的辛劳成就一个庄户人。
(二)农时谚语
反映当地时令、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谚语,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事。
春季种得早,夏收抢前程;麦苗茁壮露晚秋。
五月端午雨,稻谷满仓粮;霜降不割麦,来年收成少。
立春雪水化,春耕忙不停;雨水节气到,耕牛忙得欢。
(三)气象谚语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变化,帮助人们合理安排生活与生产。
云往东行风短,云往西行雨长;云向南飘来水满江。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太阳明早起,定是好天气。
风吹银线落,空中雨渐大;雨后现彩虹,天气定转晴。
(四)风物谚语
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常识和处事哲理。
地方特产要记住,出门常念本地好;情深义重胜千金,处世之道要记牢。
待人接物有礼节,出门在外好办事;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气。
真诚待人才能交到真朋友,与人相处要以和为贵。
(五)规诫谚语
劝慰或告诫人们处事接物的谚语。
遇事要冷静思考,三思而后行;知足常乐,贪多必失。
,做人做事要讲良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二、歇后语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常用于增加谈吐的趣味性。以下是当地常见的歇后语。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瘸子打围——坐着喊
井底之蛙——见识少
半夜里敲门——有人求你
猴吃辣椒——干瞪眼
猫抓糍粑——脱不开手
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歇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