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向宇宙深处,无疑是近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回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孩子们总是憧憬着成为老师、医生、飞行员、宇航员等令人尊敬的职业。想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其过程之艰辛,真可谓万里挑一!
苏联首批宇航员是从三千名优秀飞行员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最终仅选出十二名。宇航员邓清明,作为预备宇航员长达二十四年,却至今无缘太空。他的学习和训练从未停止,为飞天事业付出了最美好的年华。
这些已经极为优秀的人才,在被选拔后仍需进行各项艰苦训练,具备超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宇航员究竟需要哪些必备素质能力呢?
首先是注意力训练。航天理论学习、失重体能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每一项都与注意力息息相关。宇航局NASA的研究人员很早就开始使用脑电波反馈训练来提升宇航员的工作效率。
为什么宇航员需要进行注意力训练呢?即使是被选拔出的佼佼者,在面对宇航员所需的学习、训练和考核中,也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注意力、认知力和持续力,才能完成任务,否则将被淘汰。
以航天理论学习为例,申请者必须取得至少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的硕士学位,或医学博士学位。我国首批航天员需要学习的理论课程就有58门,其中包括众多基础学科。面对如此庞大和深奥的航天知识体系,没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灵活的认知水平,恐怕难以坚持如此高强度的学习。
除了理论学习,航天员的训练也是极为痛苦,尤其是离心机训练、低压缺氧训练、失重训练、飞船着陆冲击训练等高强度训练项目。这些训练不仅需要忍受痛苦,还要同时进行精密操作,非常考验意志和反应力,更需要清晰的思考和良好的注意力。
心理素质训练同样是航天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航天员需要进入绝对安静、绝对封闭的房间进行寂静与孤独训练,以应对太空中的环境。这项训练对宇航员的情绪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保持情绪稳定、高效自我调节是每个宇航员的必备素质。
说到情绪管理,与我们的大脑息息相关。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负责思考、判断、认知和控制情绪的部分,叫做理智脑。想要提升情绪控制能力、减缓紧张焦虑、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就需要从大脑入手,借助脑电生物反馈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近期备受关注的数学天才韦东奕的成功背后,除了他的天赋才能和家庭教育背景外,更多的是他对数学的专注和热爱。一个人想要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绩,才能和智慧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专注学习的研究精神,恐怕无法达到更高的成就。无论是数学天才还是宇航员,无论是孩子还是,都需要将专注和热爱发挥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