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的合并传闻在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目前的发展架构来看,我国交易所布局逐渐呈现出协调统一的态势。上交所主打主板与科创板,而深交所则以主板与创业板为主,共同构建了资本市场的主体框架。
对于经常接触财经新闻的人来说,科创板、新三板、创业板等词汇并不陌生。那么,这些板块具体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为何要设立这些不同的板块呢?
让我们一同探讨这些问题,以更好地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构成。
要明白的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板块如同一个金字塔般逐级展开。
第一层:主板市场
主板市场,亦称一板市场,是大多数投资者较为熟悉的市场。
在我国,主板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股票代码分别以600和000开头。
主板上市的公司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且对公司成立时间、运营状况等有较高要求,因此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一般情况下,能够登上主板市场的企业多为经营稳定、盈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主要面向综合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国企和蓝筹企业。
简单来说,主板市场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主要指股市,是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
第二层: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
中小板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中小型公司设立的独立板块。
由于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主板上市条件,深交所特别为它们开设了中小板市场,适当降低了上市门槛,助力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中小板主要服务于即将或已进入成熟期、盈利能力强的中型民营企业,股票代码以002开头。
虽然中小板企业规模不及主板市场企业庞大,但它们同样经过严格筛选,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成长潜力。
而创业板则是为创业型企业及其他高成长型企业打造的交易平台。
相较于成熟企业,创业阶段的公司往往达不到基本的上市要求,因此创业板市场为它们提供了融资和发展的机会。
创业板企业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股票代码以300开头,主要服务于自主创新型企业及高成长型企业。
第三层:科创板与新三板
科创板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为科技创新企业设立的融资平台。
科创板主要面向符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具备科技创新特征的中小企业。
新三板则属于场外市场,是全国性的股权转让交易平台,主要针对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
虽然新三板门槛相对较低,但为保证投资安全性,对个人投资者的资产要求不低于五百万。
新三板全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代码以83开头,为那些还未上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交易机会。
整个资本市场还可划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内市场即交易所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均属于场内市场。
而场外市场则包括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券商otc市场等,对应的企业大多为非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