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对地面裂缝进行分类和处理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不同类型的裂缝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产生原因。
对于轻微裂缝,它们通常下方没有空鼓,且裂缝两侧混凝土相对平整。这类裂缝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的自然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
对于较严重的裂缝,它们可能伴随着空鼓现象,且裂缝两侧混凝土不平整。这类裂缝的形成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受到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扰动、养护不及时、切缝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影响。
而对于大面积空鼓裂缝,它们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地面问题,需要进行及时处理。
针对这些裂缝,项目部通过钻芯取样、切割、剔凿观察等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基层、垫层及回填土均未出现或不均匀沉降。结合现场观察,我们分析了以下原因:混凝土收缩徐变、面层无钢筋导致抗裂能力弱、部分边角受力集中区域缺乏抗裂措施、砼面层受到扰动、养护不及时、切缝未到底或切缝不及时等。
在深入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后,我们采取了几种处理方法:
首先是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后需要一定的养护期,期间因含有水分而体积基本不变。但随时间推移,混凝土逐渐硬化,水分散发,体积发生收缩。这种收缩变形受到结构约束时,就会形成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因素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性质、养护条件、使用期的环境条件以及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等。
其次是温度胀缩变形裂缝。这种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变受到约束而产生的。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变源于温差,当温度胀缩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针对面层扰动、养护不及时、切缝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裂缝,我们采用了环氧树脂注浆处理(化学灌浆)工艺。该工艺包括缝隙清理、配置填缝树脂浆料、灌缝、洒沙和打磨等步骤。我们还使用了环氧树脂及掺石英砂处理以及弹线剔凿后使用高一标号混凝土或灌浆料进行重新浇筑的方法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