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尊乾隆帝御用的寿山石雕太狮少狮纽“乾隆御览之宝”玺以1.53亿港元的高价成交,这一价格刷新了亚洲拍卖纪录,并成为苏富比历史上最昂贵的印玺交易品。那么,这枚乾隆帝御宝太狮少狮钮寿山石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在文化的深厚底蕴中,玺印一直被视为权力和信用的象征。《说文》中有所述:“玺,王者印也。所以主土。从土,尔声。籀文从玉。”自古代起,玺印就是验证身份和权力的重要凭证。而乾隆帝的这枚寿山石玺,无疑是其权力和尊荣的象征。
从康熙帝开始,每位清代帝王都会制作属于自己的印玺。乾隆帝继位后,亲自下令内务府造办处制作这件专属于他的帝王印玺。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雕刻出大两小三只狮子伏地的图案,寓意子嗣昌盛,表达乾隆帝对于大清江山的祝福和对于储君的殷切期盼。
这枚玺印选用的材质是寿山石,这种产自福建省福州市寿山村的天然石材是四大印石之一。它“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文人与篆刻家的喜爱。在明清时期,寿山石逐渐进入宫廷,成为与金、银、铜、玉等材料并列的玺印用材。而乾隆帝的这枚寿山石玺,更是成为了稀世珍宝。
乾隆一生刻制的玺印数量众多,材质多样,包括玉、石、水晶、玛瑙、象牙等。其中,“乾隆御览之宝”的玺印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佳绩。此前,已有两方该玺印以天价成交。而这次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重现的这枚玺印,更是引起了全球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除了其材质和工艺外,这枚玺印还承载了乾隆帝的艺术鉴赏与个人情感。他常在传世名画上钤印此玺,既是“朕已阅,甚爱之”的含蓄表达,也展现了他对艺术品的深刻认同与珍视。这些印章往往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和谐而不突兀,体现了乾隆帝既具个人风格又不失艺术尊重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