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游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与水平,同时提升教师们观察、解读以及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自主发展的能力,市中区泺源幼儿园于本年三月底精心策划了一场“自主游戏案例分享”沙龙活动。
大一班的龚莉老师,通过分享游戏案例《梯子》展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她认为,孩子们是积极且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的聪明才智令人赞叹,他们的能力超乎想象。孩子们应得到我们的崇拜、尊重和敬畏。
李琳娣老师同样来自大一班,她强师应当为孩子们自主开展的游戏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以推动游戏的进程。她坚决反对为了游戏的教育目的或提高游戏水平而过度干预或教导孩子。
大二班的关琪老师则以《狼来了》的游戏案例为例,指出孩子们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应该鼓励他们自主探索积木游戏的玩法,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她主张不应限制孩子的思维和主题制定,而应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并适度引导。
吕茜老师则从《玩垫子》的游戏案例中得出,如果游戏缺乏更新,往往是因为垫子的使用方式过于单一和局限,无法激发孩子的玩法思考。她认为应适当引导孩子思考,及时引入新的材料,并肯定孩子的创新想法,以此增加游戏的层次和难度。
在案例分享结束后,老师们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思想的碰撞提升了他们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老师们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把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度”的疑问,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此次沙龙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与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多角度感受孩子游戏故事所带来的魅力。这不仅促进了教师们对游戏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的提升,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