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于永红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行为的影响,在认知、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大众一致的趋势。通俗来讲,从众心理就是“随大流”、“”,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跟着这么做;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认同这种观点。
在企业环境、健康与安全(EHS)管理中,从众心理的体现尤为明显。部分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因受到同行业的影响或出于侥幸心理,可能会削减安全预算、选择质量不达标的安全设备,或在安全培训上走过场。这种盲目的从众行为,不仅威胁到员工的安全,也对企业的发展构成潜在风险。
实验研究显示,虽然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并非所有情况下从众都是可取的。事实上,缺乏独立思考、不加分析地随大流,往往是消极的。企业要想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将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而非可有可无的附加项。
要实现这一点,企业需在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加大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例如,引入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强化员工的安全培训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从众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征如规模、凝聚力以及意见的一致性等,都可能促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情境因素和信息模糊性、权威人士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个人特征如自信心、性格以及性别差异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心理在管理中可能引发的羊群效应是一种常见的企业管理难题。这种效应类似于一群羊盲目地跟随领头羊行动,而不顾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或更好的选择。在安全管理中,盲目的从众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忽视或错误的决策。
一个笑话形象地描述了羊群效应:一位石油大亨误以为他人发现石油而盲目跟风的故事。这启示我们对他人的信息要保持审慎态度,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才能保持清醒和独立。
从众心理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于员工而言,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和缺乏有效培训可能增加他们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的发生可能导致高额的赔偿费用、生产停滞以及声誉受损等严重后果。从社会层面看,企业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环境的不可逆损害。
许多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他们可能认为大多数人是对的而缺乏主见。这种心理在安全管理中尤为危险。例如,在生产区域的安全规定执行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忽视安全帽和穿工作服的重要性。
在EHS领域中企业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应对从众心理的挑战。这包括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措施。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避免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永红. 大学生安全教育[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2]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编写组.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M]. 日报出版社,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