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年终的脚步渐近,近日与几位餐饮行业的友人相聚时,话题总不免围绕今年各自的餐饮经营状况展开。整体观之,能称得上生意兴隆的着实不多,大家普遍面临的难题惊人地一致——客源稀少。一些餐饮人甚至坦言,若非他们早些入市,今年这般的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下,生存恐怕都将成问题。
在交流中,大家也提到了另一个现象:餐饮店的倒闭潮。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便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依然有新的餐饮人不断涌入。一家店的门刚关上,另一家新的店面不久便又开张了。这情形,用“餐饮围城”来形容,似乎再贴切不过。
其中一位经营早餐店的同行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曾听信了一些人的建议,认为餐饮业,特别是早餐店的经营门槛低、上手容易,一两个人便能应付得来。于是满怀信心地投身其中,初时还带着新鲜感,觉得创业开店的体验远胜于打工生活。
但经过一年的实践后,他深感早餐店并人都能经营得好。他在这一年的经营中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连最初的创业梦都几近破碎。他发现,相较于开店的风险与劳累,打工生活至少能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早餐店的经营者而言,每天能拥有七小时的睡眠都已算是奢侈。
开店之后,个人时间几乎被完全剥夺。曾以为只需简单加工便能售卖的产品,实际上需要全天候的守候,无法离店半步。若仅有一人经营,甚至可能连如厕都成问题,真正做到了全年无休。
虽然辛苦,更令人沮丧的是盈利的困难。当初为了寻找黄金地段而支付的昂贵房租,如今成了沉重的负担。一年下来,才惊觉自己并没有赚到预期的利润,反而大多流向了房东的口袋。相较之下,打工的收入至少是纯粹的利润,每月按时进账。若有人再言创业比打工容易,我定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