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麦田里的杂草逐渐显露,尤其在黄河流域周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若除草剂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小麦大面积死亡。
除草是冬小麦管理的重要环节,须采用恰当的除草剂并掌握正确的施用时机。那么,何时为冬小麦喷施除草剂最为适宜?使用除草剂时需注意哪些事项?选择何种除草剂更为合适?这些问题值得每位农户深思。
冬小麦除草的最佳时机通常出现在两个阶段:幼苗期(约在11月中下旬)和返青期(即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这两个时期内,杂草的草龄较小,对除草剂的抗性较低,因此较为容易防治。
在小麦幼苗期防治杂草时,由于杂草抗性较小,用量可适当减少。而在返青期,虽然杂草抗性增强,但通过增加用量,仍可实现有效的防治。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是化学除草的关键。应依据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和除草剂的杀草谱来选择。若麦田杂草种类单一,可使用单一除草剂进行防治;若多种杂草混合发生,如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同时出现,则需将几种除草剂按比例混合使用,以扩大杀草谱并提高除草效果。
针对不同杂草种类,有多种单剂产品可供选择。例如,绿麦隆和异丙隆等土壤处理剂,可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及其他阔叶杂草。这两种物在小麦3叶期前施用效果更佳,过晚使用可能导致害。对于早熟禾、看麦娘等特定杂草,异丙隆具有较好的防效,但需注意该物可能降低小麦的抗冻能力,施后应避免低温霜冻天气。
混配剂产品如绿麦·异丙隆等,用于土壤封闭处理时效果良好。该类混配剂能防除多种一年生杂草,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好。
野麦子的防治也是小麦田的重要工作。野麦子会与小麦争夺养分,导致小麦倒伏和减产。若野麦子密度过高,可能使小麦减产50%至60%。及时采取措施防除野麦子至关重要。
对于野燕麦的防除,可采取播前除杂、人工拔除及除草剂防除等方法。选用适当的除草剂如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等,可有效防除野燕麦。若当地抗性较大,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进口剂如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等,或结合使用复配剂。
当前正是小麦除草的关键时期,建议农户们抓紧时间前往田间查看麦子生长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切勿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